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汤

调经汤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延胡索白术各6克香附白芍生地各3克川芎陈皮丹皮各2.4克甘草1.8克 益母草9克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主妇女瘀积经闭。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煎,经来日空腹时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妇科玉尺》卷四: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桂枝赤芍各3克麝香0.15克琥珀(另研)没药(另研)各0.6克 炙甘草细辛各0.9克

功能主治化瘀退肿。主产后因败血蓄于脏腑,循经流入四肢而化为水,以致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万氏女科》卷三: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归身(酒炒)1钱,赤芍1钱,丹皮1钱,桂心1钱,赤茯苓1钱,炙草1钱,陈皮1钱,细辛5分,干姜(炒)5分。

功能主治产后浮肿。新产之后,败血不尽,乘虚流入经络,与气相杂,凝滞不行,腐化为水,故令四肢浮肿,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揣摩有得集》: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泽兰叶3钱,熟地1钱半,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炒),川楝子1钱(炒),白芍1钱半(炒),元胡1钱(炒),槟榔1钱,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炒),焦楂1钱半,砂仁5分(炒),青皮8分(炒),生草1钱。

功能主治妇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后腹痛,或呕吐,或发烧,或血痨,或久不生育,或室女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古今医鉴》卷十一: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香附(童便制)4两,炙甘草1两,茯神1两5钱,陈皮(泡去白,炒)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而无子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用滚汤调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宋氏女科秘书》: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酒洗)、淮生地(酒蒸,姜汁炒)、川芎(酒洗)、白芍药(酒炒)、广陈皮香附(酒炒)、白术(麸炒)、丹皮、砂仁、炙甘草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摘录《宋氏女科秘书》

《仙拈集》卷三: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白芍6钱,玄胡2钱,肉桂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经事或前或后,或多或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食远滚水下;煎汤亦妙。

摘录《仙拈集》卷三

《竹林女科》卷三: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地黄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败血攻冲,邪淫于心,胡言乱语,如见异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女科秘要》卷四: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川芎7分,当归1钱,生地1钱,益母草1钱,白芍8分,香附8分,丹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姜3片,枣1个。

功能主治因经闭,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而作浮肿者。

用法用量空心温服。

如血热先期及血热过期,紫黑或块,加黄连7分(酒炒),血寒过期,加煨姜肉桂各3分;临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各8分;临行继断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5分;经水过多,加黄芩1钱、蒲黄(炒)8分;经来饮食不思,加白术8分、陈皮砂仁各5分;肥人多痰,赤白带下,加南星、苍术各8分;气虚血弱,四肢虚软,面无颜色,加人参黄耆各5分。

摘录女科秘要》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调经汤

药方名称调经汤

处方当归(洗焙)1两,半夏(汤洗7次)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五加皮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川芎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肉桂(去粗皮)1两,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乌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红花1两,没药半两(另研)。

功能主治冲任脉虚,风寒客搏,气结凝滞,每经候将行,脐腹先作撮痛,或小腹急胀,攻注腰脚疼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经欲行时,预前5日及经断后5日,并宜服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猜你喜欢

  • 海蛤索饼

    药方名称海蛤索饼处方海蛤(捣研如面)1两,甘遂3分(为末,绢罗如面,用白面和作剂),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研)1两1分。功能主治水气,头面浮肿,坐卧不安。或嗽喘者。用法用量上药以桑根白皮1两,用水

  • 托里益气汤

    药方名称托里益气汤处方白术6克人参茯苓贝母陈皮香附白芍当归熟地各3克桔梗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痈肿发硬,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用法用量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l寒热往来,加柴胡、地

  • 黄连羊肝丸

    《中国药典》:黄连羊肝丸药方名称黄连羊肝丸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黄芩40g黄柏20g龙胆20g柴胡40g青皮(醋炒)40g木贼40g密蒙花40g茺蔚子40g决明子(炒)40g石决明(煅)40g夜

  • 回阳大附散

    药方名称回阳大附散处方大附子(炮)半两,人参半两,前胡半两,桔梗半两,木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退伏热主慢惊,下涎后伏热。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生姜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茅先生方

  • 枳实半夏汤

    药方名称枳实半夏汤处方枳实(去瓤,麸炒)半夏(为末,生姜汁制作饼,焙)木香干姜(炮)各15克五味子22克人参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各30克制法上八味药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产后短气不足。用

  • 黄芩芍药散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散处方芍药8钱,黄芩3钱,茯苓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养阴去热。主妇人诸热。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中盏,同煎去滓,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五引《医林方》

  • 茴香化气散

    药方名称茴香化气散处方小茴3两(炒),白术1两半(炒),枳壳1两半(炒),青皮1两半(炒),大茴3两(炒),香附3两(酒炒),乌药1两半,吴茱萸8钱(醋炒),白蔻1两半(去壳,炒),丁母香8钱。制法上

  • 茴香圆

    药方名称茴香圆处方威灵仙(洗去土)、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防风(去苗)、川楝子(麸炒),各三两;乌药(去土)五两,川椒(去目.闭口.炒出汗)二两,赤小豆、茴香(炒),各八两;地龙(去土.

  • 酸枣仁粥

    药方名称酸枣仁粥处方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饮膳正要》

  • 比金散

    《洪氏集验方》卷三:比金散药方名称比金散别名立效散处方猬皮1个,皂角刺2两(月盍),(月盍)藤子1个(去瓤,锉碎,别研为末),猪牙皂角1两,白矾半两。制法除(月盍)藤子外,上4味入瓷瓶内,盐泥封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