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应散

立应散

普济方》卷三八一: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红枣30枚 信少许

制法上将红枣去核,纳信末少许裹定,烧存性,放冷,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走马牙疳,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牙疳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

玉机微义》卷十五: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寒水石45克(煅)花蕊石龙骨黄丹没药各15克黄药子22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金疮血出不止,诸疮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如一切金刃刀伤者,用药敷上,绢帛扎之,不致化脓。有脓水者,干掺,生肌定痛。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济阴纲目》卷二: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香附90克(一半生,一半炒)棕皮30克(烧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5克,酒与童便各75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如治肠风,不用童便。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百一》卷八,名见《医方类聚》卷九十二引《济生续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玄胡索不拘多少(新瓦上炒微黄,不可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刺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1盏,煎至7分服。不能饮者,以陈米饮调下,不拘时候;以酒调亦得。

摘录《百一》卷八,名见《医方类聚》卷九十二引《济生续方》

《百一》卷八: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高良姜1分,五灵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急心痛。

用法用量每用1钱半,以醋1茶脚调匀,用百沸汤投半盏,连滓急服。

摘录《百一》卷八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九引《日华子本草》,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鹅粪。

功能主治诸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外敷。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九引《日华子本草》,名见《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井泉石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葶苈(纸上炒)1分,海金沙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热结,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新汲水调下。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张涣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石榴花(取末,焙干)半两,干葛根(为末)半两,蒲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血热妄行,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取生地黄汁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张涣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梅根皮(厚者,去粗皮)1两,川芎3钱,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

功能主治风虫牙疼。

用法用量每用1字,先含温水1口,次用药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麝香半钱(别研),乳香半钱(别研),黄柏末1钱,黄丹1钱(瓦上飞过,别研),白矾半两(瓦上飞过,别研),地龙粪1两(瓦上焙干,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疳疮。

用法用量温水洗疮口,用绵挹干,用药掺患处,日3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棕灰3两,香附3两(醋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血崩,脉弦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下。

各家论述多怒多郁之人,肝气逆而不能摄血,故血不归经,崩下不止焉。香附调肝解郁,能行血中之气以调经脉;棕灰涩血固下,能止妄行之血以定血崩。为散,米饮调下,务使胃气调和,则肝郁自解,而天癸如度,血不妄行,何有崩下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魏氏家藏方》卷九: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草乌头1个(拣光净极大者,去皮脐,生用),香白芷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齿痛。

用法用量每日2次,擦。如有热涎吐之,少时用温水漱。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魏氏家藏方》卷九: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硼砂半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者。

用法用量用笔管吹入喉中。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元戎》: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麝香少许,蝎梢2钱,金头蜈蚣(分开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鼻内搐,随左右用之。

摘录《元戎》

普济方》卷三九五: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盐2两,生姜1两。

制法上同炒令转色。

功能主治小儿干霍乱,不吐不泻,腹胀如鼓,心胸痰壅。

用法用量3岁半钱,童便半盏,煎3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玉机微义》卷十五引郭氏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寒水石1两半(煅),花蕊石半两,龙骨半两,黄丹半两,没药半两,黄药子7钱半(一方加白及乳香轻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定疼。主金疮血出不止,并诸疮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如一切金刃刀镰伤者,用药敷上,绢帛扎之,不作脓;血疮、脓水,干贴。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引郭氏方

《准绳·类方》卷七: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橡斗子1个,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熟水调下。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外科启玄》卷十二: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斑蝥28个(同糯米炒黄,去米及头足),僵蚕(炙)4钱,黑丑(炒,头末)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五更初用好酒调服之,待恶物从小便中出,如未尽出,次早再1服,必毒尽为妙;次用白糯米稀粥补之;后次再灯心汤调琥珀末1钱送下。以涤小便内恶毒,除根永不再发。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鹅不食草(净洗)、香白芷(洗)、当归(去芦头,洗)、雄黄(别研)、川附子(炮)各等分,踯躅花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和匀。

功能主治内外障翳,昏涩多泪,及暴赤眼,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含水搐鼻内,日3次,食后少空用。去尽浊涕眼泪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百一》卷十六引朱保义方:立应散

药方名称立应散

处方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当归半两,滑石半两,地胆半两(去翅足头,以糯米1合同炒赤黄色,去米),白牵牛1分,土蜂窠1分(蜜水洗,饭上蒸),川乌尖21个(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瘰疬久不愈者,发瘭。

用法用量方中白牵牛用量原缺。《直指》有川芎

注意有孕不得服,或素来气血虚弱者亦不可服,大忌毒物。

摘录《百一》卷十六引朱保义方

猜你喜欢

  • 干散

    药方名称干散别名干敷散处方***仁1两,柏子仁1两,干姜1两,细辛1两,附子半两(炮)。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辟温疫。主用法用量干敷散(《古今录验》引许季山方,见《外台》卷四)。摘录《肘后方》卷二

  • 清营汤

    药方名称清营汤处方***9克 生地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 银花9克连翘(连心用)6克黄连4.5克丹参6克功能主治清营透热,养阴活血。治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

  • 定痛乳香神应散

    药方名称定痛乳香神应散处方乳香1两,没药1两,雄黑豆1两,桑白皮1两,独科栗子1两,破故纸(炒)2两,当归1两,水蛭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从高坠下,疼痛不可忍,腹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醋1盏,

  • 凤仙酒

    《惠直堂方》卷二:凤仙酒药方名称凤仙酒处方白凤仙花4两。功能主治风痛;中风半身不遂。用法用量将花晒干,浸火酒1埕,饮完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二《仙拈集》卷四引《集验》:凤仙酒药方名称凤仙酒处方凤仙花根

  • 女宝调经丸

    药方名称女宝调经丸处方全当归96克乌药60克丹参240克香附96克白芍45克 小胡麻90克 广皮36克川芎24克 益母草12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红枣煎汤泛丸。功能主治治妇女月经不调。用法用量每服6~9

  • 风门顶

    药方名称风门顶处方雄黄2钱,川乌2钱,草乌2钱,明矾3钱,胆星3钱,白信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痰症。用法用量每服5分,冷酒少许,调姜白汤下。摘录《串雅补》卷一

  • 加味泻黄散

    药方名称加味泻黄散处方防风3克葛根6克石膏12克石斛9克 山栀4.5克茯苓9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泻脾火,生津液。治脾有伏火,舌燥唇干,烦渴易饥,热在肌肉。用法用量荷叶1角,粳米1撮,煎汤代水。摘录《

  • 黄连芍药方

    药方名称黄连芍药方处方黄连2钱半,芍药2钱半,黄芩2钱半,当归2钱半,槟榔2钱半,大黄2钱半,枳壳2钱半,川芎2钱半,栀子2钱半,连翘2钱半,甘草5分。功能主治脏腑燥结,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

  • 鲫鱼脍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鲫鱼脍药方名称鲫鱼脍处方鲫鱼1斤(作脍),莳萝1分,橘皮1分,芜荑1分,干姜1分,胡椒1分(作末)。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肚痛,不下食。用法用量上以脍投热豉汁中良久

  • 调中二黄丸

    药方名称调中二黄丸处方大黄1两(锉炒),牛黄(研)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丸,米饮化下,日2次。得利即止。摘录《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