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痢圣散子

痢圣散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干姜(炮),各二两;黄柏皮(去粗皮)、甘草枳壳(去瓤)、御米(即罂栗子.性与壳同)、罂粟壳(去蒂.盖),各四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赤白休息等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薤白二条,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渣,食前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泠、油腻之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处方草果(去皮)、石菖蒲(去毛)、白茯苓麻黄(去根节)、厚朴(姜汁炙)、独活枳壳(麸炒)、藿香白术细辛(洗,去叶)、吴茱萸(去梗)、甘草(爁)、木猪苓(去皮)、苍术(浸)、良姜(去芦)、赤芍药、附子(炮,去皮脐)、藁本(去芦)、柴胡(去芦)、泽泻防风(去芦)、半夏(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薤白2条(劈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别名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2两,干姜(炮)2两,黄柏皮(去粗皮)4两,甘草(爁)4两,枳壳(去瓤)4两,御米(即罂粟子)4两,罂粟壳(去蒂、盖)4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圣散子(《医部全录》卷二六二)。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加味荆芥散

    药方名称加味荆芥散处方炒荆芥3钱,桃仁3钱,五灵脂3钱,荠菜3钱。功能主治化瘀祛风。主产后血晕,血瘀又感风邪,头晕且痛,时或昏闷,微有寒热,无汗,腹痛拒按,少腹硬痛,心下满急,神昏口噤,舌略带青,苔薄

  • 桂姜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桂姜散药方名称桂姜散处方桂(去粗皮)1两,生姜(片切,焙干)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心疼,冷气(疒丂)刺,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圣济

  • 舒胸片

    药方名称舒胸片处方三七100g红花100g川芎200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色;气微,味苦。炮制上三味,三七粉碎成细粉,过筛;川芎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另存,药渣与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

  • 百部洗剂

    药方名称百部洗剂处方生草乌10g,西部10g,土槿皮10g,白鲜皮10g,威灵仙10g,猪牙皂10g。功能主治体癣。用法用量将诸药放砂锅内,加入10%冰醋酸200ml,再加水200ml,加热至沸,药液

  • 胃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胃风汤药方名称胃风汤处方白术、川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炮制上为粗耒。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

  • 补肾暖肝汤

    药方名称补肾暖肝汤处方潞参3钱,白术3钱(土炒),山药3钱(炒),巴戟5钱(去心,盐水炒),覆盆子5钱(盐水炒),神曲1钱(炒),桑螵蛸3钱(盐水炒),葫芦巴2钱(盐水炒),芡实3钱,西茴1钱(盐水炒

  • 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药方名称麻黄升麻汤处方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当归3.5克知母2.5克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甘草2克(炙)

  • 健阳丹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健阳丹药方名称健阳丹处方胡椒15粒,母丁香10粒,黄丹1钱,生矾3分。功能主治色欲后受寒,手足冷,脐腹痛者。用法用量醋调。涂脐。被盖出汗。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理瀹》:健

  • 活血解热汤

    药方名称活血解热汤处方全当归5钱,大生地2钱,白苦参3钱,京赤芍1钱,川黄连1钱,炒栀仁1钱,荆芥穗1钱,北防风1钱,苏薄荷1钱,石菖蒲5分,明雄(研末,冲服)1钱,条甘草2钱。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麻

  • 柴胡加桂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桂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桂枝2钱,半夏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半表里症,盗汗,身热不欲去衣;及不满不硬,但心下妨闷,谓之支结,少阳疟往来寒热。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