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法制清气化痰丸

法制清气化痰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五:法制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法制清气化痰丸

处方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矾皂角干姜各120克

上药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1.25升,煎取750毫升,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

陈皮青皮紫苏子 萝卜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曲(炒)麦蘖(炒)山楂子香附子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快脾,化痰消食。主咳嗽,胸满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茶、汤任下。

注意脾胃虚者忌用。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五

《校注妇人良方》卷六:法制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法制清气化痰丸

处方半夏4两,南星(去皮尖)4两,白矾4两,皂角4两,干姜4两,陈皮2两,青皮2两,紫苏子2两,萝卜子(炒,研)2两,杏仁(去皮尖,炒,研)2两,葛根2两,神曲(炒)2两,麦糱(炒)2两,山楂子2两,香附子2两。

制法上将白矾等3味,用水5碗,煎取水3碗,却入半夏2味,浸2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与余药共研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快脾,化痰消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茶汤任下。

注意脾胃虚弱者忌用。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扶寿精方》:法制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法制清气化痰丸

别名清气化痰丸

处方南星2两,半夏2两(用皂角2两,白矾2两,生姜2两,水6碗,煎沸取起,浸至次早,再煎透为度,2味须4两足,去皂角),瓜蒌仁(微炒,纸包,捶去油)1两,白术1两,黄连(去毛,姜汁拌炒)1两,香附子(杵毛净,童便浸)1两,陈皮(去白)1两,白茯苓(去皮)1两,莱菔子(炒)1两,糖球子1两,紫苏子7钱,黄芩7钱,枳实(面炒)5钱,甘草5钱。

制法上为细末,竹沥1碗,生姜自然汁1酒盅,神曲细末1两,和面作糊丸,如小赤豆大。

功能主治清利胸膈,顺气化痰,宽中健脾,消导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清气化痰丸(《赤水玄珠》卷六)。

摘录《扶寿精方》

猜你喜欢

  • 姜橘散

    药方名称姜橘散处方干姜、青橘皮、好腊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

  • 地黄生姜煎丸

    药方名称地黄生姜煎丸处方生姜汁1升,生地黄汁5升,蜜2斤(绵滤过),生麦门冬汁3升,牛胫骨内髓1升,茯神(去木)4两,甘草(炙)4两,石斛(去根)4两,黄连(去须)4两,栝楼根5两,五味子(微炒)2两

  • 琥珀调经散

    药方名称琥珀调经散处方琥珀5钱,白芍3两,当归3两,没药4钱,肉桂4钱,细辛4钱,甘草1钱,麝香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浮肿。用法用量食远服1钱5分,酒调下。摘录《玉案》卷五

  • 健脾除温汤

    药方名称健脾除温汤处方生薏米15~30克 生扁豆15~30克山药15~30克芡实9~15克枳壳9~15克 萆藓9~15克黄柏9~15克白术9~15克茯苓9~15克 大豆黄卷9~15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湿。

  • 凉血地黄汤

    《脾胃论》卷中:凉血地黄汤药方名称凉血地黄汤处方黄柏(去皮,锉,炒)知母(锉,炒)各3克青皮(不去皮、瓤)槐子(炒)熟地黄当归各1.5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养血凉荣,治湿热下注,肠澼下血。用法用量上药哎

  • 点眼万明膏

    药方名称点眼万明膏处方炉甘石3钱(火煅,研细,入人乳浸49日),川黄连5分(乳制),辰砂3钱,硼砂5分,胆矾3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听用。雨前茶陈年者4两,甘菊花4两,2味用水2大碗,于净瓦锅中

  • 浸毒散

    药方名称浸毒散处方毛藤子、石楠藤、铁菱角、穿山蜈蚣、背子蜈蚣、赤麻(艹卖)、金脑香、梭婆子根、飞天蜈蚣、赤梗过路蜈蚣。功能主治蛇头子及一切蝮蛇瘴。用法用量上水煎,入醋少许,和暖浸洗。摘录《准绳·疡医》

  • 调中方

    药方名称调中方别名调中汤处方升麻4分,玄参5分,甘草4分(炙),知母5分,茯苓3分,牡蛎6分,漏芦5分,枳实6分(炙),菝葜4分,黄连6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除风湿,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肤疮。主肾虚

  • 神圣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神圣散药方名称神圣散处方麻黄15克(去根、节)细辛15克 千蝎15克(一半微炒,一半生用)藿香1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甚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薄荷酒或荆芥汤调

  • 得一汤

    药方名称得一汤处方川芎5分,白芍(炒)5分,胆星5分,远志5分,枳壳(炒)5分,枣仁5分,天麻5分,蝉蜕2分,甘草(炙)3分。功能主治诸惊啼。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