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葛根汤

桂枝葛根汤

《片玉痘疹》卷五:桂枝葛根汤

药方名称桂枝葛根汤

处方桂枝、芍药、干葛、甘草防风

功能主治痘疹,如暴风连日而有伤风之症者。

用法用量水1盏,加生姜1小片、大枣1枚,煎7分,热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五

《准绳·幼科》卷四:桂枝葛根汤

药方名称桂枝葛根汤

处方桂枝1钱,葛根1钱,赤芍药1钱,升麻1钱,防风1钱,甘草1钱。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癍疹初发,如时大寒,则腠理闭密,气血凝涩,防其发泄得迟,有毒气壅遏之变。

用法用量生姜3片、淡豆豉1钱,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直指》卷十九:桂枝葛根汤

药方名称桂枝葛根汤

处方桂枝7钱,芍药7钱,甘草7钱,葛根1两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太阳表虚,颈项强,汗出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九

猜你喜欢

  • 吊肠丸

    药方名称吊肠丸处方黄柏。功能主治去虫。主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吊肠散"。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 大朴散

    药方名称大朴散处方大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鼻如榴者。用法用量上为末。酒调敷之。注意戒酒。各家论述鼻赤者,热也;所以赤者,血也。大黄之寒能泻热,朴消之咸能败血。摘录《医方考》卷五

  • 大茯苓汤

    药方名称大茯苓汤处方茯苓3两,白术3两,当归2两,橘皮2两,附子2两,生姜4两,半夏4两,桂心4两,细辛(1作人参)4两。功能主治胸中痰饮癖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

  • 积聚汤

    药方名称积聚汤处方三棱1两半,莪术1两半,青皮(去白)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桂心(不见火)1两半,藿香叶1两半,桔梗(去芦,锉,炒)1两半,益智仁1两半,香附子1两半,甘草3钱(炙)。功能主治惊

  • 快毒丹

    药方名称快毒丹处方黑牵牛、南木香(一方用各8分)、肉豆蔻(一方用半两)、青皮各等分(半生半炒,一方用1两半)。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痘疹血气相搏,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紫草

  • 安神镇惊丸

    《保婴撮要》卷三:安神镇惊丸药方名称安神镇惊丸处方天竺黄(另研)人参茯神南星(姜制)各15克酸枣仁(炒)麦门冬当归(酒炒)生地黄(酒洗)赤芍药(炒)各9克薄荷木通黄连(姜汁炒)山栀(炒)辰砂(另研)牛

  • 白提毒散

    药方名称白提毒散处方轻粉1钱,乳香1钱,梅片1钱,台麝1钱,煅石膏5分,白降丹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拔毒祛腐,生肌。主诸般恶疮,痈疽发背,溃烂流水。用法用量先净拭患处,上疮口即可。摘录《全国中

  • 抽风汤

    《审视瑶函》卷三:抽风汤药方名称抽风汤处方防风、玄明粉、柴胡、大黄、黄芩、车前子、桔梗、细辛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鱼子石榴症。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1钟,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审视瑶函》卷三《秘传

  • 八二丹

    药方名称八二丹处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脓祛腐。溃疡脓洗不畅。用法用量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人疮中,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摘录《外伤科学》

  • 藿薷散

    药方名称藿薷散处方香薷4两,藿香3两,陈皮2两,扁豆2两(炒),干葛1两5钱,厚朴1两5钱,苏叶1两5钱,防风1两5钱,泽泻1两5钱,木瓜1两5钱,猪苓1两,青皮1两,砂仁5钱,甘草3钱。制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