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气丸

二气丸

普济方》卷三二九:二气丸

药方名称二气丸

处方艾叶1两(醋浸一宿,煮干为度),阿胶半两(锉,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胎漏。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粟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二气丸

药方名称二气丸

处方硫黄(研)1两,黑铅1两。

制法上2味,先以铅于铫内熔成汁;次下硫黄,炒烟焰透,移下;候冷取出,研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疝,上而不下,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猜你喜欢

  • 济阴浚泉丸

    药方名称济阴浚泉丸处方熟地8两,枣皮4两(去核,酒蒸),淮药4两(微炒),丹皮2两5钱,茯苓4两,泽泻1两半,枸杞3两(酒蒸),上肉桂2-3两。功能主治阴虚劳热,骨蒸喉痛,尿赤夜躁。用法用量加真龟版胶

  • 四乌鲗骨一芦茹丸

    药方名称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别名乌贼鱼骨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三)、乌鱼骨丸(《宜明论方》卷一)。处方乌鲗骨四份 芦茹一份制法以雀卵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益精补血,止血化瘀。治血枯。胸胁支满,不思饮食,

  • 橘皮杏仁丸

    药方名称橘皮杏仁丸别名橘杏丸、润肠橘香丸处方橘皮4两,杏仁1两2钱(半熟者)。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便秘。用法用量橘杏丸(《魏氏家藏方》卷二)、润肠橘香丸(《御药院方》卷七)。摘

  • 吹霞散

    药方名称吹霞散处方白丁香3克白及白牵牛各9克制法上药研至细腻无声,放舌上试过,无滓方收贮。功能主治主胬肉攀睛,星翳外障。用法用量每日点眼三次。重者不出一月全愈,轻者朝点暮好。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 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助化。主肾脾气弱,筋脉弛缓

  • 丹皮散

    《女科切要》卷一:丹皮散药方名称丹皮散处方丹皮、肉桂、归尾、玄胡、牛膝、赤芍、三棱、蓬术。功能主治调经。主妇人经闭,气不调和,血不流转,气血虚损,外发潮热,头痛昏重,肢体倦怠,五心烦热,心忡面赤,口燥

  • 三黄熟艾汤

    药方名称三黄熟艾汤处方黄芩9克黄连3克黄柏9克 熟艾6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热痢。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类征活人书》卷十八

  • 鹁鸽羹

    药方名称鹁鸽羹处方白鹁鸽1只(切作大片)。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度。用法用量上用土苏一同煮熟,空腹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

  • 补脾益气汤

    药方名称补脾益气汤处方怀耆(炙)1钱5分,玉竹1钱5分,白术1钱5分,仙茅1钱5分,砂仁1钱5分,当归1钱5分,茯苓1钱5分,车前1钱5分,人参1钱,六曲2钱,炙草8分。功能主治伤酒吐血,发晕,面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