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皮

黄皮

药材名称黄皮

拼音Huánɡ Pí

别名救驾、臭条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oblonga (Wall.)Sojak[Cornus oblonga Wal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2-16m。树皮灰褐色,平滑;2年生以上枝条有疏生皮孔,密被绢状灰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6-19mm,密被灰色绢状毛;叶片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6-13cm,宽1.6-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微反卷;侧脉4-5对。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长5-6.5cm;花小,乳白色;萼齿三角状卵形,长于花盘;花瓣长圆形;雄蕊4;子房倒圆锥形,有疏生短柔毛。核果球形,黑色,直径5-6mm。花期9-10月,果期次年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溪边疏林或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发布于西南及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络止痛。主风寒湿痹;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东土南星

    药材名称广东土南星别名土南星、蛇钻头、花伞柄、蛇姜头、蛇纂头、蛇香头来源天南星科广东土南星Arisaema pencill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辛,温。有毒。

  • 金缕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缕梅药材名称金缕梅别名木里仙、牛踏果来源金缕梅科金缕梅Hamamelis mollis Oli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化学成分含山柰醇、槲皮素及紫云

  • 泡桐叶

    药材名称泡桐叶拼音Pào Tónɡ Yè别名桐叶、白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P.tome

  • 甘青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青青兰药材名称甘青青兰拼音Gān Qīnɡ Qīnɡ Lán别名在羊古、唐古特青兰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

  • 苦竹笋

    《中药大辞典》:苦竹笋药材名称苦竹笋拼音Kǔ Zhú Sǔn别名苦笋(《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性味①《纲目》:"苦甘,寒。"②《本草求原

  • 波斯菊

    药材名称波斯菊别名痢疾草来源菊科波斯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各地引种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外用治痈疮肿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

  • 两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两色鳞毛蕨拼音Liǎnɡ Sè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isset Wood Fern别名两色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

  • 车桑仔根

    药材名称车桑仔根拼音Chē Sānɡ Zǎi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复方①治牙痛:车桑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②治风毒流注:车桑仔干根一至二两

  • 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药材名称凤仙花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