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柄野扇花

长叶柄野扇花

药材名称长叶柄野扇花

拼音Chánɡ Yè Bǐnɡ Yě Shàn Huā

别名链骨连、条柄野扇花、青鱼胆、千年青、柑子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长叶柄野扇花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longipetiolataM.Ch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叶柄野扇花 常绿灌木,高1-3m。小枝有纵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0-15mm;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l.5-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叶面中脉明显,脉上无毛,或近基部被少量微细毛,中脉下方1对较大侧脉,从离叶基1-5mm处出发上升,成离基三出脉,其余侧脉在叶面稍明显,或有1-2对不分明的侧脉。花单性,雌雄同序,花序腋生兼顶生,总状或近头状以至复总状,长1-1.5cm,花序轴被微细毛;苞片卵形,长1.5mm,渐尖头;雄花4-8,生于花序轴上半部,花梗粗壮,具2小苞,小苞阔卵形,长约2mm,萼片阔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花丝长5mm,花药长1mm;雌花2-4,生于花序轴下部,连柄长3-4mm,小苞卵形,长约1.5-2mm,覆瓦状排列,萼片和末梢的小苞形状相似。核果球形,直径约8mm,熟时棕色、红色或带紫色,宿存花柱2。花期9月(或继续至翌年3月),果期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800m的山谷溪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小枝有纵棱。叶片革质或薄革质,完整叶呈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5-12cm,宽1.5-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中脉明显,基部1对较大侧脉,清晰,其余侧脉不分明。叶柄长10-15mm。质脆,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苦;涩;微辛;寒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解毒敛疮。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无名肿毒;腮腺炎;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盘兰

    药材名称角盘兰拼音Jiǎo Pán Lán别名人头七、人参果来源兰科角盘兰属植物角盘兰Herminium monorchis (L.)R. Brown.,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

  • 刺竹笋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药材名称刺竹笋拼音Cì Zhú Sǔn别名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原形态箣竹(赞宁《笋谱》),又名:竻竹、答黎竹、樆竹、

  • 穇穗莎草

    药材名称穇穗莎草拼音Shān Suì Suō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Eleusinoides Galingale别名三角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植物穇穗莎

  • 红雪柳

    药材名称红雪柳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来源桔梗科红雪柳Lobelia tali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

  • 长隔距兰

    药材名称长隔距兰别名马尾吊兰、吊兰、龙角草、木不角、鹿角草、圆叶吊兰、光棍草来源兰科长隔距兰Sarcanthus elongatus Rolf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酸,平。功能主治舒

  • 狗骨节

    《中药大辞典》:狗骨节药材名称狗骨节拼音Gǒu Gǔ Jié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形态详"石筋草"条。性味味

  • 茶绒

    药材名称茶绒别名指叶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牛尾蒿Artemesia subdigitata Matt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

  • 海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韭菜药材名称海韭菜拼音Hǎi Jiǔ Cài来源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

  • 山吴萸

    药材名称山吴萸拼音Shān Wú Yú别名五除叶、茶辣、牛纠树、树幽子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山吴萸(拟)Euodia trichotoma (Lour.)Pierre,以果及叶入药

  • 红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升麻药材名称红升麻拼音Hónɡ Shēnɡ Má别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来源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