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糙壳菱蟹

糙壳菱蟹

药材名称糙壳菱蟹

拼音Cāo Ké Línɡ Xiè

别名石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菱蟹科动物粗糙菱蟹的肉、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dorfia horrida(Linnaeus)[Parthenope horrid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全年皆可捕捉,取肉鲜用,或将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粗糙菱蟹,头胸甲呈宽五角形,背面显着凹凸不平,额厚,具多颗粒,中部深凹,肝、侧胃、中胃、心及鳃各区均显着隆起,且具不规则疣状突起,各区间均有宽而深浅不同的凹沟相隔,前侧缘与后侧缘均具数枚齿突,后缘两端具钝突起。颊区、腹部及腹甲遍布深凹。螯足粗壮,不对称,各节均具疣状突起和不规则锐刺,两指合拢时空隙较大。步足扁平,除指节外,各节均具锐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体色和灰白色的石头相似,有时外表长有藻类,不易被人发现。常栖息于潮间带珊瑚附近或岩石间于水深125m擤的海底。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及西沙等海域。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降血压;消疮肿。主高血压病;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煎汤。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根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

  • 羊奶子

    药材名称羊奶子拼音Yánɡ Nǎi Zǐ别名四月子、牛奶子、木半夏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多花胡颓子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以根、叶、果入药。春采叶,夏采果,

  • 矩形叶鼠刺

    《中药大辞典》:矩形叶鼠刺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别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

  • 海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参药材名称海参拼音Hǎi Shēn别名刺参、沙噀来源棘皮动物门刺参科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绿刺参(方柱参)Stichopus chloron

  • 蛇退

    药材名称蛇退拼音Shé Tuì别名俞莲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褐黄蜘蛛抱蛋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褐黄蜘蛛抱蛋,又名:千年竹、爬地蜈蚣。多年生宿根草本。

  • 芭蕉叶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药材名称芭蕉叶拼音Bā Jiāo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淡,寒。①《本草再新》: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

  • 三叶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叶木蓝药材名称三叶木蓝别名地蓝根来源豆科三叶木蓝Indigofera trifolia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 葶苈子

    《中国药典》:葶苈子药材名称葶苈子拼音Tínɡ Lì Zǐ英文名SEMEN LEPIDII/SEMEN DESCURAINIAE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