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牙新渊

牙新渊

药材名称牙新渊

拼音Yá Xīn Yuān

别名粘毛火索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粘毛山芝麻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viscida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粘毛山芝麻灌木,高达2m。小枝幼时被短柔毛,后脱净。叶互生;叶柄长3-10mm,被毛;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长6-15cm,宽4.5-8.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在中部以上常浅裂,上面被稀疏星状短柔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状茸毛;基出脉5-7条。花单生于叶腋或排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花梗有关节,长约4mm;萼长15-18mm,密被白色星状长柔毛和混生短柔毛,5裂,裂片急尖;花瓣5片,白色,不等大,匙形;雄蕊10,退化雄蕊5;子房有多数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筒形,长2.5-3.5cm,宽10-12cm,先端急尖,密被垦状长柔毛和皱卷的长达4mm的长柔毛。种子多数,菱形,长约2mm,宽约1mm,具小纵沟。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山坡和丘陵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类圆形,有纵皱,幼枝被短柔毛。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6-15cm,宽4.5-8.5m。先端长渐尖,中部以上常有浅裂,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黄绿色,被稀疏的星状短柔毛,下面色较浅,被白色星状茸毛,基生脉5-7条,叶柄长3-10mm,被毛。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主脘腹胀痛;痢疾;便血;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黍茎

    《中药大辞典》:黍茎药材名称黍茎拼音Shǔ Jīnɡ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

  • 白透骨消

    药材名称白透骨消拼音Bái Tòu Gǔ Xiāo英文名White Ground Ivy别名透骨消、连钱草、活血丹、见肿消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杆物白透滑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鳢鱼血

    《中药大辞典》:鳢鱼血药材名称鳢鱼血拼音Lǐ Yú Xuè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功能主治《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

  • 粤万年青

    药材名称粤万年青拼音Yuè Wàn Nián Qīnɡ别名广东万年青、大叶万年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粤万年青的

  • 银紫丹参

    药材名称银紫丹参拼音Yín Zǐ Dān Shēn别名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地黄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采

  • 滇藁本

    药材名称滇藁本拼音Diān Gǎo Běn别名黑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delau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

  • 干地黄

    《中药大辞典》:干地黄药材名称干地黄拼音Gān Dì Huánɡ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10~1

  • 猩猩木

    药材名称猩猩木别名一品红、叶象花、叶上花来源大戟科猩猩木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主治

  • 桑瘿

    《中药大辞典》:桑瘿药材名称桑瘿拼音Sānɡ Yǐnɡ出处《百草镜》来源为老桑树上的结节。功能主治《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复方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以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