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母猪藤根

母猪藤根

《中药大辞典》:母猪藤根

药材名称母猪藤根

拼音Mǔ Zhū Ténɡ Gēn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葡萄科植物母猪藤,夏、秋季挖,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内服时忌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母猪藤根

药材名称母猪藤根

拼音Mǔ Zhū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Threeleaf cayratia

别名三叶乌蔹莓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尖叶乌蔹莓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车索藤 草质藤本。茎有纵条纹;卷须纤细,分枝;幼嫩部分、小枝均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鸟趾状复叶,有5小叶;具长柄,叶柄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叶片膜质,披针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5-7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叶背面密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小叶柄中间的最长,侧生的较短。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的总花梗;花小,黄绿色,具短柄;花萼杯状;花冠不开展,花瓣4;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药近圆形。浆果球形,绿色,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2-4颗,卵状三角形,背面有深沟2条。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350m的山谷沟边及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辛;凉;有毒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品内服时禁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山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山枝药材名称岩山枝拼音Yán Shān Zhī来源夹竹桃科岩山枝Melodinus henryi Craib,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微辛,寒。功能主治解热,

  • 鳖头

    《中药大辞典》:鳖头药材名称鳖头拼音Biē Tóu别名鳖首(《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头。加工鳖甲时,割下鳖头,洗净晒干。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均产。性状干燥的鳖头,略呈

  • 橄榄

    《中药大辞典》:橄榄药材名称橄榄拼音Gǎn Lǎn别名橄榄子(《南州异物志》),橄棪(孟诜),忠果(《记事珠》),青果(《宛陵集》),青子(《东坡诗集》),谏果(《齐东野语》),青橄榄(《海槎余录》)

  • 象胆

    《中药大辞典》:象胆药材名称象胆拼音Xiànɡ Dǎn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胆汁含胆酸,脱氧胆酸

  • 黄龙藤

    药材名称黄龙藤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别名五香藤、通气香、铁骨散、小血藤、蛇毒药、拔毒散、小红袍、岩青叶、大红袍、满山香、滑藤、紫龙、血藤、五沙藤出处黄龙藤收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说"

  • 地瓜子

    药材名称地瓜子拼音Dì Guā Zǐ别名地萝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酮的异黄酮衍生物鱼藤酮

  • 甜叶菊

    药材名称甜叶菊拼音Tián Yè Jú英文名sweet Stevia别名甜茶出处始载于《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uia rebaudiana (Ber

  • 鹿角

    《中国药典》:鹿角药材名称鹿角拼音Lù Jiǎo英文名CORNU CERVI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

  •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药材名称狐四足拼音Hú Sì Zú出处《纲目》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

  • 三台红花

    《中药大辞典》:三台红花药材名称三台红花拼音Sān Tái Hónɡ Huā别名大罗伞、大常山、山利桐(《广西药植名录》),三百棒、山枇杷(《贵州草药》),火山麻、三台花(《云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