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文蛤肉

文蛤肉

药材名称文蛤肉

拼音Wén Há Ròu

英文名Clam shell

别名海蛤肉、蛤蜊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取海蛤后,取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文蛤,贝壳呈三角卵圆形,质坚硬,壳长60-122mm,高约为长的4/5,宽约为长的1/2。两壳顶紧靠,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略呈三角形。小月面矛头状,狭长,楯面卵圆形,宽大。韧带黑褐色,粗短突出表面,壳表膨胀,光滑,壳皮黄褐色或红褐色,光亮如漆。自壳顶始,常有许多环形,的褐色带及呈放射状“W”或“V”字样的齿状花纹。生长线明显,细致无放射肋,腹缘圆。壳皮有时磨损脱落,显出白色。壳内面白色,前后缘略带紫色,无珍珠光泽。铰合部宽,左壳主齿3枚,前2枚短;后1枚长而宽,齿面具纵沟;前侧齿1枚,短突。右右壳主齿3枚前2枚短,呈人字排列;后1枚斜长而大;前侧齿2枚,1枚稍向腹面弯曲。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而宽,顶央圆形。前闭壳肌痕小,略呈半圆形;后闭壳肌痕大,呈卵圆形。足扁平,舌状。

2.青蛤,贝壳2片,近圆形。壳长36.5-56mm,高几与长相等,宽度约为长度的2/3。壳顶突出,位于背侧中央,尖端向前方弯曲。无小月面,楯面狭长,全部为韧带所占据,韧带黄褐色,不突出壳面。贝壳表面极突出,生长线在顶部者细密,不甚显着,至腹面渐粗大,突出壳面。表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壳内面为白色或淡肉色,边缘具有整齐的小齿。小齿愈近贝缘愈大。铰合部狭长而平。左、右壳各具3个主齿。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深,白腹缘向上方斜伸至贝壳的中心部,后端宽,至前端渐狭,呈楔形。前闭壳骨痕细长,呈半朋状,后闭壳肌痕大,椭圆形。足扁平。舌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浅海泥沙中,能分泌胶质带或囊状物,使身体悬浮,借潮流而迁移。雌雄异体,生殖腺雄性乳白色;雌性米黄色。

2.生活于近海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性状贝壳略呈三角形,向外隆起,外面灰白色,近壳顶处或全部布有棕色或银灰色轮纹,或被棕色薄膜,平滑而有光泽。内面乳白色或略带青紫,平滑,亦有光泽。质坚硬而重,断面显层状。气无,味淡。以光滑,黄白色,无泥垢者为佳。木品和青蛤 Cyclina sinensis(Gmelin)的贝壳,药材通称为海蛤壳

化学成分含碳酸钙、甲壳质等。

药理作用文蛤组织的提取液在试管内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文蛤:洗净晒干,碾碎。煅文蛤:将文蛤置无烟火上煅红,取出放冷,碾碎。用酒煮一时,乘热捣细用;用酸浆水或醋,煮半日许,捣粉用。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润燥止渴;软坚消肿。主消渴;肺结核;阴虚盗汗瘿瘤;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30-60g。

复方1、文蛤散《金匮要略》:渴欲饮水不止者。2、文蛤汤《金匮要略》:渴饮得水而贪饮者。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文蛤之咸,能消散上下结气,故主咳逆胸痹腰痛胁急也。恶疮蚀,五痔,鼠痿,大孔出血,崩中漏下,皆血热为病,咸平入血除热,故主之也。更能止烦渴,化痰,利小便。

2.《本草汇言》:文蛤粉,止咳逆,消胸痹,化痰软坚之药也。吴养元曰,按成无己云,文蛤之咸,走肾以胜水气。凡病水湿痰饮,胶结不化,致成中宫否隔,升降失调,滞于气而为咳逆,滞于血而为胸痹者,以此咸寒润下软坚之物,如气之逆而不下,痹而不通者,可迎刃而解矣。又如仲景书,论伤寒病在阳,当以汗解,反以冷水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出,弥更益烦,皮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以文蛤散主之。此药捣研成散,用沸汤调服数钱,能分利水湿之邪壅遏阳道,昔仲景用之,为因寒郁热,假此分利表间水气故耳。则知此为清热消饮之轻剂。且必于欲饮水反不渴者用之,则知能泄偶郁之热,而不能胜实结之热矣。

3.《本经》:主恶疮蚀,五痔。

4.《别录》:咳逆胸痹,腰痛胁急,鼠痿,大孔出血,崩中漏下。

5.《汤液本草》:能利水。治急疳蚀口鼻。烧灰腊猪脂和涂之。坠痰,软坚,止渴,收涩固济。

6.《长沙药解》: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脱力草

    药材名称脱力草拼音Tuō Lì Cǎo别名野蚊子草(《苏南种子植物》),苍蝇花(《中药志》),水白参、白花壹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浙江民间常

  • 老鸦胆根

    《中药大辞典》:老鸦胆根药材名称老鸦胆根拼音Lǎo Yā Dǎn Gēn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化学成分树皮中含有的苦味成分较果实中为少(参见"

  • 独叶一枝花

    《中药大辞典》:独叶一枝花药材名称独叶一枝花拼音Dú Yè Yì Zhī Huā别名雨流星草、肾子草(《贵州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株。原形

  • 黄羊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羊角药材名称黄羊角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来源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镑丝用。性味

  • 老鸦柿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柿药材名称老鸦柿拼音Lǎo Yā Shì别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颠和尚、糯米饭刺、烂糖鸡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来源柿树科老鸦柿Diospyros

  • 菥蓂

    《全国中草药汇编》:菥蓂药材名称菥蓂拼音Xī Mínɡ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夏秋采果枝,晒干

  • 地红子

    药材名称地红子拼音Dì Hónɡ Zǐ别名矮红子来源蔷薇科小叶平枝灰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us Schne

  • 紫花景天

    药材名称紫花景天拼音Zǐ Huā Jǐnɡ Tiān别名石蝴蝶、蟑螂头、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疔草、活血丹来源景天科紫花景天Sedum mingjinianum F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广

  • 紫荆桠

    药材名称紫荆桠拼音Zǐ Jīnɡ Yā英文名Engler Abelia,Fruit of flower of Engler Abelia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小叶六道木的茎、

  • 胡桃叶

    《中药大辞典》:胡桃叶药材名称胡桃叶拼音Hú T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