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石松

小石松

药材名称小石松

拼音Xiǎo Shí Sōnɡ

别名伸筋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矮小石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hasiastrum veitchii(Christ)Holub.[Lycopodium veitchii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茎匍匐状,长约60cm。侧枝直立,高5-7cm,多回二叉分枝,小枝略呈扁压状。叶坚纸质,螺旋状排列,斜展,线状披针形,长2-4mm,宽0.6-1mm,基部贴生在枝上,先端渐尖,全缘。孢子囊穗圆柱形,长2-3cm,生在孢子枝顶部;孢子叶卵形,长约4mm,宽约2mm,先端长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膜质。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圆肾形,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含21-表千层塔烯三醇(21-episerratriol),石松三醇(lycoclavanol),石松四醇酮(lycoclavanin),21-表石松隐四醇(21-epilycocryptol)等三萜类及具有喹诺里西定(quinolizidine)母核的石松生物碱(lycopodium alkaloid)。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腰腿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刀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降真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降真香药材名称降真香拼音Jiànɡ Zhēn Xiānɡ别名山橘、山油柑来源芸香科山油柑属植物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Miq.,以根、

  • 黄花獐牙菜

    药材名称黄花獐牙菜拼音Huánɡ Huā Zhānɡ Yá Cài出处始载于《青海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黄花獐牙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ingii Hook.

  • 狗心

    《中药大辞典》:狗心药材名称狗心拼音Gǒu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心。化学成分除去心室、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狗心含水分75.4~78.0%,固形物22.0~24.6%,其中,主要是蛋白质

  • 雪上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上一支蒿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叶下珠

    药材名称叶下珠拼音Yè Xià Zhū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

  • 青灰叶下珠

    药材名称青灰叶下珠拼音Qīnɡ Huī Yè Xià Zhū英文名all-grass of Greyblue Leaf-flower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

  • 雄鸡口涎

    《中药大辞典》:雄鸡口涎药材名称雄鸡口涎拼音Xiónɡ Jī Kǒu Xián出处福建《南平专区中医药特效验方汇集》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雄者的口诞。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

  • 春花木

    药材名称春花木拼音Chūn Huā M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铁里木、石桂。直立灌木,近秃净,高1~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