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地精草

地精草

药材名称地精草

拼音Dì Jīnɡ Cǎo

别名筋骨菜(《峨嵋药植》),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抽筋草、被单草、滇繁缕(《云南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全草。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圆柱形,匍匐,中空,被短毛茸(放大镜下观)。单叶对生;披针形,长2.5厘米许,宽约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部被密而短的毛茸;无柄,叶腋有芽。聚伞花序,腋生;萼片5,基部联合;花瓣6,比萼片短,顶端2深裂达基部;雄蕊10;花柱3或4。蒴果和宿存萼近等长。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分布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炮制滇南本草》:"火炙用。"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辣,有毒。"

②《云南中草药》:"辣,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肝息风。治肝风头浦,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小儿惊风。

①《滇南本草》:"治头风伤目,中风不语,口眼歪斜,伤寒发热。"

②《峨嵋药植》:"治筋骨肿痛。"

③《云南中草药》:"清肝息风,接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小儿惊风烧热:地精草、地豇豆、五叶草、瓶尔草。煎水服。(云南)

②治肝风头痛,中风不语,风热:抽筋草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③治脾虚浮肿:被单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煮小肠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高血压:被单草配兰花参、山土瓜荠菜,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骨折:鲜抽筋草捣烂,酒调包患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枪花药

    药材名称枪花药拼音Qiānɡ Huā Yào英文名flower of Hypoestes别名大叶理肺药出处始载于《云南临沧、耿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菊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chn

  • 黄花紫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紫堇药材名称黄花紫堇拼音Huánɡ Huā Zǐ Jǐn来源罂粟科黄花紫堇Corydalis bower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

  • 黄羊肉

    《中药大辞典》:黄羊肉药材名称黄羊肉拼音Huánɡ Yánɡ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原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

  • 土圞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圞儿药材名称土圞儿拼音Tǔ Luán ér别名九牛子、九子羊、土蛋、地栗子、野凉薯、金线吊葫芦[江西德兴]来源为豆科土圞儿属植物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

  • 破布叶

    《中药大辞典》:破布叶药材名称破布叶拼音Pò Bù Yè别名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夏、秋采收带幼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

  • 天蓬子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蓬子根药材名称天蓬子根拼音Tiān Pénɡ Zǐ Gēn别名新莨菪、搜山虎[云南]、拟癫茄来源为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天蓬子Scopolia sinensis Hemsl.

  • 羊屎果树皮

    药材名称羊屎果树皮拼音Yánɡ Shǐ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乌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cuminin (L.) Skeel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湿鼠曲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湿鼠曲草药材名称湿鼠曲草拼音Shī Shǔ Qǔ Cǎo别名臁疮草、无心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湿鼠曲草Gnaphalium tranzschelii Kirp.[G. uligin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