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卵叶鳞始蕨

卵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卵叶鳞始蕨

拼音Luǎn Yè Lín Shǐ Jué

英文名Ovate-leaf Lindsaea

别名金花草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intertextum(Ching)Ching[Schizoloma intertextum Ching]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的须根。叶柄长达25cm,与叶轴均为四棱形,暗栗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线形,长达30cm,宽约3cm,草质,棕绿色,两面光滑;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有短柄,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齿牙;叶脉下面明显,有显着的中脉,侧脉羽状,二叉分枝,分离。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气微,味淡。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可达57cm。根茎横走,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四棱形,长达25cm,栗色至暗栗色,有光泽;叶片草质,一或二回羽状,长方形,若为二回羽状则呈线状披针形,长约30cm,宽约3cm,如基部二回羽状则宽约8cm;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斜展,具短柄,卵状三角形,长1-1.5cm,宽1-1.2cm,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心形,多少不对称,边缘有啮蚀状细牙齿,基部1-2对羽片常为二回羽状,长达10cm,宽约1.5cm,有小羽片7-12对,下部的卵圆形,顶部羽片不分裂,急尖;叶轴四棱形,光滑;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的上缘和外缘连续着生,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230m的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涩、性凉。有止血、止痒、止痢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痢疾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

  • 绣球防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绣球防风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别名绣球草、蜜蜂草来源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Leucas ciliata Benth.,以根

  • 七里香

    《中药大辞典》:七里香药材名称七里香拼音Qī Lǐ Xiānɡ别名满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出处《修订增补天宝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8~9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四川、湖南。性状根长

  • 博落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药材名称博落回拼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

  • 鹿耳翎根

    药材名称鹿耳翎根拼音Lù ěr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gera alata (D. Don) She.-Bip.采收和储藏:来季采收,洗净,鲜用

  • 番薯藤

    药材名称番薯藤拼音Fān Shǔ Ténɡ别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位胰岛素,皮下

  • 砂茴香

    药材名称砂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刚前胡、牛叫磨、沙茴香、沙前胡、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沙椒、花条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rula bung

  • 冬珊瑚

    药材名称冬珊瑚拼音Dōnɡ Shān Hú别名珊瑚子、玉珊瑚、***、野辣茄、野海椒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 L.,以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咸、

  • 天目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目木兰药材名称天目木兰拼音Tiān Mù Mù Lán来源木兰科头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

  • 双叶金枪

    药材名称双叶金枪拼音Shuānɡ Yè Jīn Qiānɡ别名风帽羊耳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唇羊耳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aris dunnii Rolfe[L.cucull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