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指齿根,实为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指主要症状。为辨证的重要依据。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者即构成辨太阳病的主证。或在主次兼挟的病证中,反映疾病本质的证候。《温热论》: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年)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很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睾丸肿大的病证。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便血之先下血、后排便者。《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病脉证并治》:“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景岳全书》谓:“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肠风、脏毒多见之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