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费菜

费菜

药材名称费菜

拼音Fèi Cài

别名养心草、倒山黑豆(《福建民间草药》),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湖南药物志》),七叶草(《闽东本草》),晏海豆丬、回生草(《福建中草药》),血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景天科植物费菜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状茎粗而木质。茎直立,高15~40厘米,圆柱形,无毛。叶互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5厘米,宽5~12毫米,中部以上最广,先端稍圆,基部楔形,边缘近先端处有齿牙,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疏松;萼片5,披针形,钝头;花瓣5,橙黄色,披针形,锐头;雄蕊10,几与花瓣等长;鳞片小;雌蕊5,离生,较雄蕊稍长。蓇葖果星芒状开展,带红色或棕色。种子倒卵形,褐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岩上或河沟坡上。分布我国北部、中部。

性味酸,平。

①《救荒本草》:"味酸。"

②《福建民间草药》:"酸,平,无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

①《福建民间草药》:"抑肝宁心,清血热,疗心悸。"

②《湖南药物志》:"破血,活血,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注意《闽东本草》:"肠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忌用。"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㈠鲜费菜全草二两、(根三至四钱)。煎水去渣,甜酒调服;㈡鲜费菜茎、叶适量。切碎捣烂,稍加酒糟捣和,敷于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咯血不止:鲜费菜叶一至二两。冷开水洗净,阴干,分二至三次服,每次取叶数片,放在口内咀嚼。开水送服;或鲜费菜叶七片,冰糖一两,放在口内咀嚼,开水送下。(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③治咳血,吐血,鼻衄,齿衄:鲜费菜全草三两。水煎服,或捣烂加开水擂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大肠出血:鲜费菜一两。炖酒吃。(《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刀伤、火伤、毒虫刺伤:费菜全草捣烂敷伤处。(《湖南药物志》)

⑥治癔病或心悸亢进:鲜费菜二两,蜂蜜二两,猪心一个(不剖削,保留内部血液)。置磁罐内,将费菜团团塞在猪心周围,勿令倒置,再加蜂蜜冲入开水,以浸没为度。放在锅内炖熟,去费菜,分二次食尽。(《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痈肿:费菜全草。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高血压、心烦面红:鲜费菜全草二两。水煎,酌加蜂蜜调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花榈木

    药材名称花榈木拼音Huā Lǘ Mù别名三钱三[江西]、青竹蛇、牛屎樵来源豆科红豆树属植物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以根、根皮、茎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

  • 秃疮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秃疮花药材名称秃疮花拼音Tū Chuānɡ Huā别名秃子花、勒马回[陕西]来源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

  • 一匹绸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匹绸药材名称一匹绸拼音Yì Pǐ Chóu别名白面水鸡、白背丝绸来源旋花科银背藤属植物白鹤藤Argyreia acuta Lour,以全草、根、藤及叶入药。全

  • 土金耳环

    药材名称土金耳环拼音Tǔ Jīn ěr Huán别名盘龙草、青叶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山慈姑和红金耳环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sarum sagittarioides C.F.L

  • 侧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侧耳药材名称侧耳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阔

  • 白暨豚

    药材名称白暨豚拼音Bái Jì Tún英文名suckling 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

  • 栀子花根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拼音Zhī Zi Huā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②广州部队

  • 石菖蒲花

    药材名称石菖蒲花拼音Shí Chānɡ Pú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花蕾。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调经行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牛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马藤药材名称牛马藤拼音Niú Mǎ Ténɡ别名牛麻藤、老鸦藤、黎豆藤、过山龙、乌通[四川]、常春油麻藤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常绿油麻藤Mucuna sempe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