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西藏常用中草药

西藏常用中草药

民族药著作。西藏自治区卫生局、西藏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合编。载西藏地区常见中草药367种,附彩图424幅。主要介绍药物的识别特征、生长环境、采集加工、功能主治。有汉、藏两种文字版本,1973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拇指寸

    指寸法之一。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故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

  • 四圣悬枢

    见黄氏医书八种条。

  • 筋结

    证名。指身体出现连贯成串的结块。多因肝失调达,气血凝聚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肝之经脉不调,气血失节,往往有筋结之患,不论骸体间,累累然若胡桃块状是也。”

  • 蒋维乔

    【生卒】:1873~1958【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气功专家。字竹庄。江苏武进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光华大学教员,早年即研究以呼吸疗法防治疾病。对运用气功锻炼身体防病治病,有一定的研究,著有《因是子

  • 乳食作痛啼

    病证名。指小儿因乳食所伤而致腹痛啼哭。《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因儿饮乳,乳壅不散,伤动脾胃,脾胃气弱,不能消化,滞乳停留,与正气交击,故成阵作痛而啼也。”治宜消乳导滞。用保和丸加木香、厚朴。或以熟艾

  • 滞针

    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针灸大成》:“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多因患者精神紧张,操作失当,患者体位移动,或留针时间

  • 两阳相熏灼

    两阳,指风温病邪及艾火或温针等温热之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谓阳热的病证误用艾灸或温针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

  • 杂疫证治

    书名。2卷。清代作品。不著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

  • 饮心痛

    病证名。指水饮,痰涎上乘于心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亦称停饮心痛。《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心痛而多唾者,停饮乘心之络故也。”《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饮,必恶心烦闷,时吐黄水,

  • 肝气实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六。即肝气盛。《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详肝气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