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自缢死

自缢死

五绝之一。见《金匮要略·杂疗方》。《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以绳物系颈自悬挂致死,呼为自缢。若觉早虽已死,徐徐捧下,其阴阳经络虽暴壅闭,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所以犹可救疗,故有得活者。若见其悬挂,便忽遽截断其绳,旧云则不可救。此言气已壅闭,绳忽暴断,其气虽通而奔迸运闷故,则气不能还,即不能复生。”《外台秘要·自缢死》:“一人以手按据胸上微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令可少桂心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乃稍止。”参见五绝条。

猜你喜欢

  • 溽(rù 褥)暑

    溽,湿润。即暑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司天……四之气,溽暑至。”参暑湿条。

  • 前谷

    经穴名,代号SI2。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荥(水)穴。位于小指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前方,掌指横纹端凹陷处,赤白肉际,握拳取穴。一说“在手小指外侧,第二节纹头”(《针灸集成》)。布有来自尺神经

  • 外疝

    病名。又叫横痃。《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见横痃条。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灵枢经》篇名。本篇以顺应四时之气的观点,把一天划分为四时,运用于诊断治疗,故名。论中把一天中的时间来比喻一年,按四季划分,即早晨象春天,中午象夏天,傍晚象秋天,夜半象冬天。用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

  • 读书损目

    病证名。见《医说》卷四。正常的使用目力不会致病。若使用不当,如姿式不正,或在光线不适当的情况下长期读书视物,可因目视过劳,精气耗损而致眼疾。

  • 纷署集

    见针方六集条。

  • 脑渗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 肾窍

    肾开窍于耳。“耳者,肾之宫也”(《灵枢·五阅五使篇》),“耳为肾之外候”(《医学正传》),故“耳为肾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详耳条。

  • 伏羲

    传说中上古人物,三皇之一。传其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印证了中国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史实。

  • 滕可斋

    【介绍】:见滕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