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即白眼痛。《审视瑶函》卷三:“白眼痛有表里等症,或疼极而痛,从外走内者,宜温之散之;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泻白散为主;有白珠变青蓝色,乃郁邪蒸逼,走散珠中,亟宜调气以养之。”详白眼痛条。
方书名。1卷。明·僧人景隆撰。刊于1439年。本书汇录痈、疽、疔肿、疮疖、诸风、虚弱,蠱胀、诸气、阴火等40余类病证的验方,并附制药法等,但也掺杂了一些佛家迷信的内容。
病名。《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介绍】:见石芾南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阳证似阴。指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因内热过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阳极反能寒厥,乃内热而外寒,即真热假寒也。假寒者,火极似水也。凡伤寒热甚,失于汗下,以致阳邪亢极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书名。1卷。金·镏洪编(亦有题作金·刘完素著)。本书所论伤寒,实际以温热病为主,其理论依据及所用方药,大体上属于刘完素一派,后人将此本附刊于《河间六书》之后。
简称睾。亦作卵。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位于阴囊内,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的器官。为足厥阴肝脉所过。《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格致余论·疝气论》:
药物学著作。24册,不分卷。清·林起龙撰。刊于1667年。本书取材于《本草纲目》。选出“日用切要,求而可得”的药物600余种,去其释名、集解诸例,只存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项,删去重出内容,文字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