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惊骇不安,躁动不宁之证。详惊、躁条。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茯苓、桑皮各二钱,白术、枳壳、橘红、半夏、厚朴、砂仁、青皮各一钱,薏苡仁四钱,苏子一钱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三焦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使人多涕吐,面浮气逆。
用质重镇坠的药物,治疗惊怯及精神紊乱之证。《汤液本草》卷上:“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又如癫狂病可用磁朱丸等。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吉人。鸳湖(今浙江嘉兴县南)人。对吴又可的《温疫论》一书加以注释而成《补注温疫论》(1784年刻行)。
【介绍】:明代医生。字用韶。履贯不详。世医出身,父亲许矩是元代医学教授,他承继家传行医。其弟许度量,也业医。
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而致。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牵引睾丸,甚则痛冲心胸。治宜温里散寒行气。服天台乌药散。
【介绍】:清末医家。字德壎。江苏嘉定人。曾任神州医学会会长,著有《鼠疫抉微》一书行世。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自汗属气虚,盗汗属血虚。自汗者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盗汗者宜服当归六黄汤合六味地黄丸。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妬乳,以蒲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乳上穴。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主治乳痈,少乳;以及肋间神经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