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又名紫草汤。紫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芍药、木通、甘草、糯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痘疹血气不足,不能发出,色不红活等证。②《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紫草、芍药
古病名。指射工毒虫侵入所致的疾患。《诸病源候论·射工候》:“江南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涧水内,……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即停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即钻牙疳。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即降逆下气。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肠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参见肠鸣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