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元散

益元散

《中国药典》:益元散

药方名称益元散

处方滑石600g甘草100g朱砂30g

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炮制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宣明论方》卷十:益元散

药方名称益元散

别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用法用量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日三服;欲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成清暑利湿之功。

摘录《宣明论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平胃地榆汤

    药方名称平胃地榆汤处方苍术3克升麻3克 黑附子3克(炮)地榆2.1克陈皮厚朴白术干姜白茯苓葛根各1.5克甘草(炙)益智仁人参当归神曲(炒)白芍药各0.9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治结阴便血。用法用

  • 飞廉分清汤

    药方名称飞廉分清汤处方飞廉草50克,匾蓄30克,凤尾草15克,茯苓15克,菟线子15克,熟地15克。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健脾益肾。主脾肾不足,湿热内蕴。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顾文海方

  • 催生立应散

    药方名称催生立应散处方车前子1两,当归1两,冬葵子3钱,牛膝2钱,白芷3钱,大腹皮2钱,枳壳2钱,川芎2钱,白芍1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难产及横生逆产。临产胞浆先破,产门干涩,致窍闭难产,脉弦涩。用法

  • 含金丹

    药方名称含金丹处方辰砂5两(打如绿豆大),乳香半两,天南星末1两。制法先将辰砂用蜜浴过,上用金箔5片度过,用天南星为底,乳香为粗末,在上面安一张好纸,上裹定,用面糊合,又上面用苦苣菜盖,又用一张纸角定

  • 定喘汤

    《扶寿精方》:定喘汤药方名称定喘汤别名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处方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款冬花桑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杏仁(去皮、尖)

  • 莲花散

    药方名称莲花散处方莲花蕊1两半,黑牵牛头(末)1两半,当归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近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酒送下。注意忌热物。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三引《孙氏集效方》,名见《医学六要·治

  • 甘芍附子汤

    药方名称甘芍附子汤处方甘草、白芍、附子。功能主治汗出过多,阳虚营竭。摘录《医级》卷七

  • 藜芦粉

    药方名称藜芦粉处方藜芦半钱(别研),硫黄半钱(别研),斑蝥10枚(去头足翅),腻粉1钱。制法上为细末,以清油调和。功能主治诸般癣疮。用法用量候癣痒发,先以布揩擦动,次用药涂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 血风汤

    药方名称血风汤处方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川芎芍药当归地黄白术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诸风。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润,脉细。用法用量温酒调下50~7

  • 沉香降气散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降气散药方名称沉香降气散处方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叶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白檀60克 肉豆蔻缩砂仁桂花槟榔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