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白云花根

白云花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云花根

药材名称白云花根

拼音Bái Yún Huā Gēn

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云南]

来源为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la Franch.的。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止咳平喘。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痛,胃痛,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闭经,白带。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研末每服3~5分,温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云花根

药材名称白云花根

拼音Bái Yún Huā Gēn

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

出处云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云花。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圆柱形,垂直生长,常有数条分枝,外皮灰黄色至棕褐色。茎直立,中空,多分枝,有纵棱,疏被白色粗毛。叶互生,有长柄,基部扩大成鞘,抱茎,有粗毛;叶片3~5裂,稀7裂,上面淡绿色,被疏毛,下面苍白绿色,密被白色绵毛,边缘有细圆锯齿。复伞形花序,顶生,伞幅18~25条,花梗(小伞梗)约25条,花小,白色,周围的花较中央的大。双悬果扁平倒卵圆形,长6~7毫米,宽5~6毫米,背棱在基部收拢,侧棱翅状,油管约占果体长1/2,成热后易分离成两瓣。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林下石隙或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痛,胃痛,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闭经,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每服3~5分,温开水送服。

复方治男子肾亏,女子体虚经闭:白云花根炖肉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云花根

药材名称白云花根

拼音Bái Yún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Yunna cowparsnip

别名独活、云南独活、恙活骨、恙活、土全归、岩川、白云花、法罗海、毛爪参、滇独活、香白芷、鹤庆独活、白毛参

出处出自云南。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云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rapula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茎圆筒形,有沟纹或棱,幼时疏生长硬毛。茎下部叶叶片长约30cm,宽约25cm,三山式羽状分裂,裂片有柄,宽卵形,长8-10cm,宽约8cm,上面疏生细刚毛,下面淡绿色,沿叶脉被较密的细刚毛,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显着的细锯齿,5浅裂,裂片三角形;茎上部叶渐简化,有短柄或仅具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无总苞片;伞辐20-25;小总苞片4-6,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约20;萼齿不显着;花柱基扁圆锥形;子房疏被短毛。果实倒卵状圆形,长6-7cm,宽5-6mm,无毛,每棱槽内有油管1,长度为果体长度的3/4,合生面有油管2,棒状,胚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200的山坡、沟边或稻田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完整者呈长圆柱形,多数已加工捶扁,不完整,有的有分枝。长短不一,长3-20(-60)cm,直径1.0-2.0(-3.5)cm。根头部膨大,顶端有残留茎基及细环形的叶鞘残痕,表面淡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细纵纹、皮孔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白色,有淡红色斑点,木部淡黄色。气浓午,味苦辣。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常脱落,裂存的木栓层由6-10余列木栓细胞组成。皮层狭窄有裂隙。韧皮部宽广,散有近于成列断续成环的油室,直径60-240μm,内含棕黄色分泌物,韧皮射线多波状弯曲,由1-4列细胞组成,有裂隙,内含棕黄色物质。形成层成环。木射线2-4列,导管类圆形,单个或数个聚集径向排列,常个或数个聚集径向排列,常有裂隙。各部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粉末特征:淡黄色。油室类圆形或椭圆形,多破碎,内有棕黄色内含物。导管网纹及具缘纹孔,木化直径30-120μm。演粉粒较多,多单粒,单粒类圆形,脐点呈人字形、叉状;复粒由2-5分粒组成。木纤维,壁稍厚,纹孔明显,直径20-30μm,木化。

化学成分根含香豆精类物质,如欧芹酚甲醚(ostholce),印度榅桲素(marmesin)[1],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异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独活属醇(heraclenol)[1,2],8-牻牛儿醇基补骨脂素(8-geranyloxypsoralen),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花椒毒酚(xanthotoxol),异独活内酯(isoheraclenin),异栓翅芹醇(isogosferol)[2]等。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 白云花根总香豆粗250mg/kg,350mg/kg,灌胃,对小鼠热板法和化学(酒石酸锑钾)刺激引起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随剂量增加作用加强[1]。

2、抗炎作用 白云花根总香豆粗250mg/kg灌胃对大鼠蛋清急性关节炎和甲醛慢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1]。

3、平喘作用 白云花根浸膏240mg/kg,白云花香豆精200mg/kg及香豆精化合物欧前胡内酯200mg/kg和欧芹酚甲醚200mg灌胃,对组胺恒压喷雾所致豚鼠哮喘有平喘作用,其中以白云花浸膏的平喘作用最好[2]。

4、其他作用 白云花根浸膏6.6×10-5g/ml对豚鼠及家兔离体小肠正常收缩无影响,但能对抗组胺或已酰或已酰胆碱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对原位小肠也有相同作用。对豚鼠离体子宫正常收缩无影响,但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或麦角新碱对豚鼠离体子宫及家兔原位子宫的兴奋作用。白云花根浸膏20mg/kg灌胃可减慢家兔心率,但心电图无异常改变[2]。10%白云花根水浸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型链球菌、肺炎莲球蓖、绿脓杆菌、肠炎杆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

5、毒性 白云花根浸膏小鼠灌胃的LD50为1690.3±73.0mg/kg(P=0.95)[2]。白云花根总香豆精小鼠灌胃的LD50为2810±31mg/kg[1]。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g,加已醚20ml,密闭,浸渍30min后滤过。取滤液1-2ml。置白瓷皿中,在室温挥发,有油滴状物,并有特异香气,加热时油滴状物逐渐减少。(检查挥发油)(2)取本品粗粉5g,加甲醇约30ml,在60-70℃浸渍约1h,滤过。取滤液1ml,加7%氢氧化钾溶液与10%氢氧化钾溶液各3-4滴,加热到微沸,放冷,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溶液2-3滴,显橙红色。(检查香豆素)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散瘀痛。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腰痛;胃痛;腹痛;牙痛;虚寒咳喘;白带;经闭腹痛;疝气疼痛;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1-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肺热咳喘及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寸金草

    《中药大辞典》:寸金草药材名称寸金草拼音Cùn Jīn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3厘米。根丛生,长约10~12

  • 柑核

    《中药大辞典》:柑核药材名称柑核拼音Gān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性味苦,温,无毒。归经入心、肝。功能主治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 五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香草药材名称五香草拼音Wǔ Xiānɡ Cǎo别名土香薷、小叶香薷[浙江]、痧药草、小叶天香薷、野香草来源唇形科荠宁属植物苏州荠宁Mosla soochouensis Matsu

  •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5~6月采摘,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

  • 飞龙掌血叶

    《中药大辞典》:飞龙掌血叶药材名称飞龙掌血叶拼音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出处《贵州民药物》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

  • 火炭母草根

    《中药大辞典》:火炭母草根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根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夏、秋采挖。性味酸甘,平。①《分类草药性》:"味甘,平

  • 火焰草

    药材名称火焰草拼音Huǒ Yàn Cǎo别名红瓦松、狗牙风。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火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stellariifolium Franch.[S.drymario

  • 穿地龙

    药材名称穿地龙拼音Chuān Dì Lónɡ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垂珠花

    药材名称垂珠花拼音Chuí Zhū Huā别名白客马叶来源安息香科垂珠花Styrax dasyantha Perk.,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等省。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止咳润肺。主治咳嗽,

  • 滴水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水珠药材名称滴水珠拼音Dī Shuǐ Zhū别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独龙珠、蛇珠、岩芋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滴水珠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