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HT。《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本经自心中起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图31)。

图31

猜你喜欢

  • 足厥阴之正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

  • 失气

    ①证名。出《素问·咳论》。指气体从肛门排出,亦称矢气,俗称放屁。失气频频,多因脾虚饮食不化,或肝胃气滞所致。治宜健脾消食,行气和中。伤寒阳明腑实也见矢气,腹满。参见转矢气条。②指丧失真气之意。《灵枢·

  • 癖饮

    痰饮之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一名饮癖。参见痰饮、饮癖条。

  • 吴正伦

    【介绍】:明代医家。字子叙,号春岩。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活于十六世纪。幼年因丧父而家贫,奋力求学,因笃好医术,年轻时曾游三吴间求师。后又到山东、北京等地。因治愈不少王公重病,名噪一时。曾为襁褓中的

  • 落草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婴儿娩出。

  • 孙布益歇化觉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撰有《医疗海洋心室简集》、《甘露流》等五部医学著作。曾在塔尔寺设立“曼巴扎仓”,专门培养藏医。

  • 玉米芯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 青龙草

    见《草药手册》。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 痏(wěi 委)

    ①瘢痕。即针刺的痕迹、针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②针刺的刺数。《素问·刺腰痛篇》:“刺之三痛。”③指穴位。《灵枢·热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外侧指少泽、

  • 胡满蔃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大茶药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