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子嗽。详该条。
①内外邪气相合为病。《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生地黄、菊花、谷精草、木贼、大黄(酒炒)、羌活、石决明、蔓荆子、白芷、黄柏、连翘、龙胆草各一钱,蝉蜕七个。为粗末,水煎,食远服。治翳矇瞳子。
出《广嗣纪要》。即种子。详该条。
喻脉象的软弱。《灵枢·四时气》:“脉软者,病将下。”
由失血、贫血或肝血不足而内生的风证。参虚风内动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即脾冷涎多。详该条。
即肝火的实证。参肝火、肝火上炎各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