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伤寒论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
《温病条辨》卷二方。人参、干姜、白芍药各二钱,黄连、黄芩各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治上焦湿热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季节用药的一般规律。在炎热夏季,如无寒证者就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或生其他变证。《医门法律》:“故不远热则热至,……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即前臂。详臂条。
病名。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红花草又名紫云英。因禀性不耐,过食红花草(江南农村食用蔬菜之一。致病量多在1~2斤),致胃肠运化失调,湿热内生,兼感风热和日光照射,郁于肌肤而成。好发于颜
①指经脉的上下往来。《灵枢·营气》:“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②指逆证和顺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③指形气的相称与不相称以及治疗的适当与否而言。《灵
①泛指脏气虚统摄失职,可见自汗、遗精、泄泻、遗尿、崩漏、便血等证。治宜固涩,并补其脏气。②气为血帅,指气虚不能摄血而见各种出血症状。治宜补脾益气摄血。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终身不见月经,而同样仍能孕育者。
病名。本病初起,身热憎寒,目赤疼痛,牵引眉棱、太阳痛楚异常,黑睛生白翳一颗,失治,其翳直钉入内,则混睛如障,赤丝环绕,昼夜不辨,为目翳之奇恶者,故称疔翳(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参见钉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