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建中汤

药方名称小建中汤

处方芍药(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二钱) 胶饴(一鸡子黄大)

功能主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自汗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钟,去滓,下胶饴,再煎化,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小建中汤

药方名称小建中汤

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芍药18克生姜9克(切)胶饴30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烊化,分二次温服。

注意呕家、吐蛔、中满者均忌用。

备注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补泻丸

    《疡科选粹》卷四:补泻丸药方名称补泻丸处方黄耆1两,木通5钱,甘草5钱,黑丑5钱,斑蝥7个(去翅,炒黑,去斑蝥)。制法上锉,用斑蝥7枚,去翅,同药炒焦黑,去斑蝥,余为末,蒸饼糊为丸。功能主治肾脏风,指

  • 补心养胃汤

    药方名称补心养胃汤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黄连、当归、生地、青皮、白芍、槟榔、乌药、远志、滑石、山栀仁、车前子、元胡索、川芎。功能主治阴蚀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摘录《疮疡经验全书

  • 射干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射干散药方名称射干散处方射干30克赤芍药30克 川升麻6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 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

  • 经进龙虎金丹

    药方名称经进龙虎金丹处方黑附子(去皮脐)1两,川乌头(去皮脐)1两,虎骨(醋炙)1两,古文钱(醋碎,研)1两,当归(生用)1两,白胶香(生,研)1两,地龙(去土)1两,木鳖子(火炮,去皮)1两,草乌头

  • 鳖甲生犀散

    药方名称鳖甲生犀散处方天灵盖1具(男者色不赤可用,女者色赤勿用。以檀香煎汤候冷洗,次用酥炙黄),生鳖甲1个(去裙,醋炙黄),虎长牙2个(醋炙酥。如无,则用牙关骨半两),安息香半两,鸡心槟榔半两,桃仁(

  • 定风饼子

    《本事》卷一:定风饼子药方名称定风饼子处方天麻、川乌(去皮尖)、南星、半夏、川姜、川芎、白茯苓、甘草各等分(并生)。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为丸,如龙眼大,作饼子,生朱为衣。功能主治常服解五邪伤寒,辟雾露

  • 圆明内障升麻汤

    药方名称圆明内障升麻汤别名冲和养胃汤(《东垣试效方》卷五)。处方干姜3克五味子6克 白葆苓9克防风15克白芍药18克柴胡21克人参炙甘草当归身(酒洗)白术升麻葛根各30克黄耆羌活各45克制法上哎咀。功

  • 黄连安神丸

    药方名称黄连安神丸处方黄连2钱,当归2钱,龙胆草2钱,石菖蒲1钱5分,全蝎7个,茯神1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杵,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浑身壮热,未至羸瘦,但多搐掣,烦躁不宁。用法用量

  • 艾叶粥

    药方名称艾叶粥处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制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经过后3

  • 黑丑散

    药方名称黑丑散处方黑丑30克,制半夏30克,炒白芥子60克,木香30克,橘红30克,茯苓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健脾和胃,行气化饮。主水饮停胃。(妊娠胃痛)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3-6克,水煎,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