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复溜

复溜

经穴名。代号KI7。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当跟腱前缘处。《医学入门》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后,《针灸聚英》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前,说法不一,今从前说。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前板齿

    即门牙。《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暍,……前板齿燥。”参见门牙条。

  • 曲眉

    经外穴名。即印堂。《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

  • 胎胀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 白面姑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乳脉不行

    病名。《儒门事亲》:“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详见乳汁不行条。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

  • 足太阳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

  • 虫积胀

    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 产后自汗

    证名。产妇在饮食时或睡眠中汗出较多,一般2~3天之后可逐渐减少以致恢复,属正常生理现象。若汗出过多或持续时间长,则属病态。多因体质素弱,复因产时气血耗伤,以致肺气更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泄,气阴两虚所致

  • 肋骨折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 严氏济生续方

    见济生续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