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食泻

伤食泻

病证名。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症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中,如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挟寒者宜温,可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若形症俱实而宜下者,可用感应丸煮黄丸。挟热者宜清,可用梔连平胃散,若宜下者,可用大承气汤。参见泄泻条。

猜你喜欢

  • 亚麻仁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

  • 五入

    即五味所入。详该条。

  • 摆子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 猪腰子

    见《医学入门》。即猪肾,详该条。

  • 物损真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①指黑睛的外伤,“谓被物触打在风轮”(《张氏医通》卷八)。②泛指眼珠的损伤。

  • 怀山药

    见《药物出产辨》。为山药之处方名,详该条。

  • 改訾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败疵。见该条。

  • 癞病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 雪哈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哈士蟆之别名,详该条。

  • 甘寒滋润

    润燥法之一。是治疗内脏津液不足,或热病化燥伤阴的方法。例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燥咯血,手足心烦热,用百合固金汤;热病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或大便秘结,用益胃汤、增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