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梅毒、椒疮等亦可引起。症见上睑垂下,无力提起,半掩睛瞳,甚至掩及整个黑睛,妨碍视瞻。内治一般以补脾益气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之类,并宜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必要时可手术治疗。由外伤、肿瘤、梅毒、椒疮等其他疾患引起者,重在病因治疗。

猜你喜欢

  • 川五味子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 劳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十二:“脾脏中风,风与瘀热相搏,故令身体发黄,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发,膀胱急,四支烦,小便自利,名为劳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劳黄者,四肢无力,骨节

  • 痘疮难靥

    病证名。即痘疮干浆应收靥而不收靥的症候。痘疮自见点、起胀、灌浆十至十三天左右,应收靥结痂。到时而不收靥,是毒气太重,内外热蒸所致。若失于治疗,则热毒入心,可变为险证。治宜清热败毒,用***散(《证治准绳

  • 沙罐草

    见《陕西中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 食医心鉴

    食疗著作。唐·昝殷撰。约成书于9世纪中期。书中用食物药品为主组成的药方治疗各种疾病。原书宋代尚存,后失传。今本系日人从《医方类聚》中辑出者。共1卷,内容有治疗中风、诸气、心腹冷痛等16类,计211方,

  • 白花石竹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 饮馔服食谱

    食疗著作。明·钟惺辑。撰于1591年。钟氏将高濂编《遵生八笺》十九卷,作了若干补充,名为《增补遵生八笺》,计二十卷。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刊弦雪居重订本,上海千倾堂书局将《增补遵生八笺》中“饮馔服

  • 益阴

    即补阴。详该条。

  • 误搐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详搐条。

  • 湿痰脚气

    病名。见《丹溪心法·脚气》。由湿盛生痰,湿痰下注而成。证见腿足重木,软弱无力,兼有大便滑泄等。宜用丹溪治湿痰脚气方(苍术、防风、槟榔、香附、川芎、条芩、滑石、甘草)。参见脚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