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消扭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栀子,详栀子条。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运气著作,1卷。明·薛己(立斋)撰于1632年。薛氏认为研究运气学说,重要在于参天地阴阳之理,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吉凶;推加临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指出治病不知五运六气,则如涉海问
脚气的古称。《济生方·脚气》:“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曰缓风,宋齐之后谓之脚气,其名虽不同,其实一也。”详脚气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人,隐为道士。字栖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善养生之术,年八十余不衰老。死时年百岁。
病名。见《黄氏喉科集学心竟》卷三。脚根喉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经少,此气血弱也。宜服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香附、甘草、生姜、大枣)。”
【介绍】:见屠鹏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咽者,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之候。”又名尸咽喉。后人有谓:“阴阳不和,肺脾壅盛,风热毒气,不能宣通。故令尸虫发动,上蚀于喉。或痒或疼,如之候也,
书名。全称《万氏家传伤寒摘锦》。2卷。明·万全编撰。本书重点选摘《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脉证治法,并记述了伤寒两感、差后劳复、阴阳易、痓湿暍、霍乱等脉证治法,兼述温病、时行疫病。后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