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法从生数1~5分;泻法从成数6~10分。《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多因寒邪侵袭肝肾二经而致。症为阴囊肿痛,连及少腹,甚或睾丸上缩,待痛止还纳原位的病证。宜内服乌梅散。
【介绍】:元代藏医家。医术高明,求医者多有良效。著有《医药本论》、《四部医典释义新目》等。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庚辛玉册》。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浙江中医学院编。本书收载常用中草药240种,按其临床用途分为17类,每科药物均绘有较精美的彩色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末附索引。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同跗。详该条。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白附之别名,详该条。
厥证之一。指因蛔而痛厥者。《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