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即元气。详该条。
病名。鱢音骚,臭也。指肺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有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亦指传染性咳嗽。《不居集
治法之一。即从治,或称反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从取而得者。”参从治、反治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务机构名。其职责为掌管医务行政及有关医学的诉讼等问题,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主管该机构。除中央外,又于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等五省也都设立一司。置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
见伤寒方经解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渭泉。江苏如皋人。编有《临证医案笔记》(1836年)。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眼白人浑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虽能饮食,不语如醉,名曰血溃。用五灵脂为末,二钱,酒调下。”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