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经钞

猜你喜欢

  • 丁甘仁医案

    书名。8卷。丁甘仁撰。刊于1927年。卷1~6为内科杂病、时病;卷7妇科;卷8外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例约400个左右。丁氏疗病,兼采各家之长,灵活机变。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

  • 竹沥运痰丸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即竹沥达痰丸,见该条。

  • 肾膀胱俱虚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亏损,日久而累及膀胱而成脏腑俱虚之证。《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名曰肾膀胱俱虚也。”又:“右手尺

  • 作强之官

    指肾。《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伎巧施于外矣。”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故肾气盛则精神健

  • 宋彦举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 刘丙生

    【介绍】:见刘吉人条。

  • 飞扬

    见飞阳条。

  • 漆疮

    病名。由感受漆毒而发生的皮肤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漆咬。因禀性畏漆,感受漆气而成。多发生在暴露部位,接触的皮肤突然焮热作痒,起小丘疹及水泡,抓破则糜烂流水;重者可遍及全身,并见形寒、发热、

  • 寒下

    下法之一。是用于里热实证的治法。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潮热谵语、口干作渴、舌苔焦黄、脉滑数有力,或饮食积滞、积水等。所用药物多属苦寒,如大黄、芒硝、番泻叶等。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

  • 寒无浮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寒性药一般是向里向下,所以没有升浮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桑叶性寒,能上行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