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识生。福建上杭人。在上海参加创办中华医药联合会及编辑《神州医药学报》,著有《包氏医宗》。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泄泻。详该条。
即痧药丸,见该条。
病名。出《伤科补要》卷二。即膝盖骨损断。详见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因大怒而致的厥证。出《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卒然厥逆、头痛、眩仆的昏厥重症。参见中风、厥证
病证名。囟填、囟陷的合称。《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囟肿为热,以黄柏膏涂足心涌泉穴;陷则为冷,以半夏涂手心妙。”详囟填、囟陷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褚谈条。
【介绍】:见曹颖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