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惺庵

李惺庵

【生卒】:十七世纪

【介绍】:

清代医家。字用粹,又字修之,上海市人。先业儒,因有家传而旁通医术,博采前代多种医籍,以《内经》为主,旁及张仲景刘完素张洁古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家之说,编成《证治汇补》一书(1687年),汇集古人关于内科杂证的诊治经验,删繁存要,条理较清晰,论述亦较详尽实用,流传较广。另有《旧德堂医案》一书,为其弟子唐玉书据记录整理而成(辑入《三三医书》中)。

猜你喜欢

  • 五匹风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 耳后高骨

    推拿穴位名。即耳背高骨,见该条。

  • 宋慈

    【生卒】:1185~1249【介绍】:宋代法医学家。字惠父。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幼年随同乡吴稚(朱熹的弟子)学习,受到唯心主义理学的影响。二十岁入太学,1217年(嘉定十年)中进士,先后任赣州主簿、

  • 过经不解

    指过了传经的日期,病仍未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 胡盐

    即戎盐。见该条。

  • 赵贞观

    【介绍】:明代医家。字如葵。宁波(今浙江鄞县)人。名医赵献可之子。著有《痘疹论》等书,已佚。

  • 火旺刑金

    即火盛刑金,详该条。

  • 冷流注

    流注病的一种。见《仙传外科集验方》。流注冷证多附骨而生,内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缩不伸,若误用刀鍼,则流出瘀黑血,或如屋漏汁。类似骨脓疡。治宜内服阳和汤,外用回阳玉龙膏,稍缓后再加生姜、肉桂、白芷、草乌

  • 王介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著《履岩本草》一书。此书为我国最早有彩图的本草专书。

  • 瘴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背部的顽硬青紫的肿块。因受山岚瘴气积久而成。开始为黑色,顽痹如木如石,重按方知微疼,五、七日毒势出而浮肿,色转为青如拳击之状,身发寒热如疟,头颤口偏,手足厥逆,黑睛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