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袁句《天花精言》。即痘疮。详该条。
【介绍】:见薛己条。
病证名。缪慎斋《妇女卫生医药常识》:“更有初孕时一、二月中,经水仍来,来而色淡不多者,名曰垢胎,俗云老鼠胎。”即激经,见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条。
即指压麻醉。见该条。
证名。小儿中风口斜僻,是风邪入于颌之脉络所致,见于面神经麻痹。治宜疏风舒筋,用防风散内服;外用蓖麻子、樗根皮、栝蒌瓤研末,以大麦面作饼,上掺药末,左患贴右,右患贴左(《太平圣惠方》)。针刺地仓透颊车
病名。指类似消渴的一种疾病。多因中气虚寒,阴火浮游于上所致。《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又有类消症,其人渴欲求饮,饮一、二口即厌,不比消渴之无厌。此由中气虚寒,寒水泛上,逼出浮游之火于喉舌间,故上焦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