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真环中图
见存真图条。
见存真图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民间药物资料》。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何曾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阴门痒。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症见外阴部或阴道内搔痒,甚则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湿热者,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催生丹。见该条。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婴幼儿感受寒邪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初起寒邪在表,恶寒,身热,无汗,沉迷;如表寒化热,则必热势增高,心烦,口渴;如便秘,小便黄涩者,则为热邪传里之候。初起表寒,治宜辛温解表
病证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二。即瘙疳。见该条。
书名。1卷。清·文晟辑,费伯雄鉴定。刊于1850年。本书将可以疗病的食物本草分为谷、豆、菜、瓜、果、味、禽、兽、鱼、虫等10部,共约200种,每种列述性味、采用、主治及宜忌等,内容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