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性论》。为蜂蜜之白色至淡黄色者,详蜂蜜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证治见发背条。
导引法,系模仿熊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最早见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庄子》:“熊经鸟伸。”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也有熊的摹仿动作,亦称熊经。《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但无动作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属阴属阳两大类型的人。参见阳人、阴人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治疹全书》。又名疰痖。麻疹没后失音,为热毒闭塞肺窍所致。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儿茶散(《医宗金鉴》:硼砂、孩儿茶)。
即胸骨剑突。
病名。生于阴囊部的疮疹。又名绣球风。《外科正宗》卷四:“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者疙瘩顽木,破流脂水。”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继起丘疹、水疱,搔破浸淫脂水,湿烂起痂,迁延日久肾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