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梦征
【介绍】:
见吕应钟条。
【介绍】:
见吕应钟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病证名。指因出血过多所致的眩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失血眩晕,或吐衄太甚,或便血过多,或由伤胎,或由产后,或由崩漏,或由金疮跌扑、拔牙。往往闷绝,不省人事。”治宜补血益气。用芎归汤、归脾汤、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所致。症见足胫无力,麻木痠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
古病名。指阴茎痛痒,挺纵不收,出白如精之症。多因房室劳伤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筋疝,其状阴茎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王冰注:“日出谓之显明,则卯地,气春分也。”显明指日出之位,于方向为正东,于节气为春分,于时支为卯时。自春分以次至于小满,为六气的二之气,值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涕出于鼻,鼻为肺窍,故涕为肺液。参五脏化液条。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马牙硝、朱砂、龙齿、***、黄芩、炙甘草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地黄汁调下。治心黄,心神恍惚,口干烦闷。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指聚病之较重者。《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指明大聚多由正虚邪实,久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