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神光自见症,详该条。
见《陕西草药》。为金牛七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大全》卷四方。大黄、黄柏、远志各等分。为末,猪胆汁和成锭,雄黄为衣,阴干,用时以米醋磨如墨,以鹅翎蘸药,频涂患处。治一切肿毒热疖。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4卷。清·叶香侣辑。刊于1804年。本书系作者选录曹绳彦《本草纲目万方类编》一书中“平稳无害,简易可从”的药方,并参考其他方书中的简效方整理汇编而成。内容按疾病分类编次。卷一之首附述简要的医学
舌质红而有裂纹。为里热内迫,肺胃阴伤,宜甘寒泻火,育阴生津。
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舌苔隆起如刺状。为热极之象。邪热越盛,芒刺越多,一般多为胃实热;有时也可根据芒刺所生部位区分邪热所在,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热,舌边芒刺为肝胆热。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又名藕节毒。多生于臂之外侧。症见焮热、疼痛。宜服白芷升麻汤消之,余治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