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同膈。横膈膜上胸腔部。《素问·刺热论》:“颊上者,鬲上也。”
《金匮要略》方。栝蒌实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水煎,分二次服。功能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方中栝蒌祛痰,开胸散结;薤白通阳,行气止痛;白酒助药上
出《海上名方》。为罗勒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证候名。《备急千金要方》:“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即三十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谓自始及终都是三十日有零。
①六淫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气,为长夏的主气。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能阻滞气的活动,影响脾的运化。外感湿邪,常见体重腰痠,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痛处不移。湿浊内阻
病名。《张氏医通》卷八:“乳鹅缠喉二种不同,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肿于一边者,为单鹅。”即乳蛾。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痛泻要方,见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感受寒邪,突然咳嗽者。症见咳嗽,气逆,喉有痰鸣,无汗,鼻塞清涕,为寒邪束肺,气机不利所致。治宜散寒宣肺。用金沸草散。参见寒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