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脏遗精

五脏遗精

病证名。五脏病变而致遗精的统称。《医宗必读·遗精》:“若乎五脏各得其职,则精藏而治。苟一脏不得其正,甚者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治之之法,独因肾病而遗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者,则他脏与肾两治之。”《证治汇补·遗精》:“五脏各有精,肾则受而藏之,故遗精之病,五脏皆有,不独肾也。”参遗精、肝遗心遗肺遗肾遗脾遗条。

猜你喜欢

  • 补上治上制以缓

    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上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薄,轻清上浮的缓剂。如外感风热的咽痛、失音,用开提肺气,利咽清膈的桔梗甘草汤。《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

  • 五脏传变皆痰

    五脏病机之一。见《幼科释谜》。李梴《医学入门》:“五脏传变,皆痰为患。盖痰乃风苗,火静则伏于脾,风动则壅于肺。痰火交作,则为急惊,或成嗽痹。痰火结滞,则为痫钓,或为咳嗽。痰火来去,则为泻青,皆由脾湿而

  • 翁格尔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 劳瘿

    病名。指瘿病由情绪刺激引起者。出《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二五:“忧、劳、气(瘿)则本于七情,情之所至,气则随之,或上而不下,或结而不散是也。”治以海藻、龙胆、海蛤、通草、昆布、矾石、松萝

  • 合阳

    经穴名。代号BL5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腘窝横纹中点直下2寸处,当腓肠肌二头之间。另说“在膝约中央下三寸”(《备急千金要方》);“委中下一寸”(《针灸大全》);“委中下四

  • 王德肤

    【介绍】:见王硕条。

  • 小儿舌膜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疡医大全》谓其症为“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多因胎中感受热毒,蕴于脾胃,熏蒸于舌所致。临床还有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妨碍吮乳,啼声不出者。治宜先将此膜刮去,外以白矾少许擦之。内服

  • 金莲正宗记

    为全真道祖师传记集,元代道士樗栎道人秦志安编。本书记全真源流,故以“金莲正宗”为书名。全书5卷,包括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及北宗七真等十四人的传,其中有较多神话传说内容。

  • 曹鹏南

    【介绍】:见曹颖甫条。

  • 明耳目法

    养生功法。见《遵生八笺》。其功法为:常用手按两眉后小穴中,27次;再用手心和手指摩两眼和颧骨上,再向后揉耳,共30次。作毕,用手自耳向额按摩27次,到眉中和发际。同时要咽唾液。常做可耳目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