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痰

五痰

五种痰证的总称。①指风痰热痰湿痰酒痰沫痰。又指风痰、热痰、湿痰、酒痰、食痰。上述两种五痰,均见《儒门事亲·治法杂论》。②指风痰、热痰、寒痰气痰味痰。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方书皆曰五痰,何谓也?答曰:所谓风痰、寒痰、热痰、气痰、味痰。”味痰又名酒痰。③指风痰、湿痰、燥痰、热痰、寒痰。《医宗必读·痰饮》:痰有五,“在脾经者,名曰湿痰。”“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在肝经者,名曰风痰。”“在心经者,名曰热痰。”“在肾经者,名曰寒痰。”

猜你喜欢

  •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见六种新编条。

  • 追风棍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丢了棒之别名。详该条。

  • 痛经

    病名。亦名经前腹痛、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后腹痛等。指每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痛经。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痛经等,详气滞痛经、血瘀

  • 瀼(ráng 攘)泄

    古病名。又称滚泻。①指停饮积食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停蓄饮食,数日乃泻,腹胀者,名瀼泻。枳术丸、没食子丸;烦渴或兼呕者,钱氏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食少肠鸣,四肢困倦者,升阳除湿汤;日止夜泻者

  • 真意

    气功术语。指在练功过程,心中无物,杂念不起,能够高度集中在练功的意念。《丹道九篇》:“真意即虚无之正觉。”

  • 能近怯远症

    病名。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见《审视瑶函》。又名能近视不能远视、近视、目不能远视、视近怯远症。可由先天不足,习惯不良,劳瞻竭视等所致。眼外观正常,视近物清晰,视远物则模糊。《景岳全书》卷二十

  • 囟填陷

    病证名。囟填、囟陷的合称。《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囟肿为热,以黄柏膏涂足心涌泉穴;陷则为冷,以半夏涂手心妙。”详囟填、囟陷条。

  • 白脓疳靛

    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该条。

  • 牡脏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阳脏。详该条。

  • 手少阳经病

    即三焦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