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病证名。即新生儿腹痛夜啼,详新生儿腹痛条。
即二仙汤,见该条。
【介绍】:战国时针灸医家。扁鹊的弟子。据《韩诗外传》、《史记》、《说苑》等古书记载,虢国太子患尸蹶症,处于假死的休克状态。经扁鹊诊治,教其徒弟子明、子同、子阳、子容用厉针砭石,子豹用熨法,子游用按摩法
病名。又名飞丝毒、抢食风。多由心经热毒熏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口中发泡。若饮食吞咽有碍,甚而呛逆者则为重症。《喉科秘旨》卷上:“此症谓之飞丝毒,口中发泡丑药(雄精3克,梅片1.5克,胆矾0.3克)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指腭骨的水平部,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块。
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即乌贼鱼腹中墨,详该条。
指人体的正气。《素问·汤液醪醴论》:“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