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鮮于

鮮于

读音:Xiānyú

【源】 ①系自子姓。周武王封殷后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子孙因合鲜于为姓,见《风俗通》(1,7,12,17,60)。②定州鲜于氏,出自春秋时狄国鲜虞之后(60,70)。【变】 后有改姓鲜氏者(70),李氏者(21)。【望】 太原(17,418)。【布】 北京、上海、辽宁沈阳(91)、台湾基隆(68,261)、湖北宜都、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呼和浩特、四川等地均有此姓。【人】 鲜于褒,东汉时上谷人,京兆尹(70)。鲜于枢,元时渔阳人,至元中官浙江行省都事,后官太常寺典簿(61)。


现行罕见复姓。今北京、上海、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系出子姓。殷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支子食采於于,子孙因合 ‘鲜’ 、‘于’ 为氏。” ②其据《魏书》 注云:“定州丁零亦有鲜于氏。” 《姓氏词典》称: “丁零,我国古民族名,汉代丁零主要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两晋南北朝时,在今山西、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 又,“丁零”,或为铁勒之别译,北魏称“高车”。

汉代有鲜于文宗; 又有鲜于辅,度辽将军; 唐代有鲜于仲通,剑南节度使; 元代有鲜于枢,渔阳人。

猜你喜欢

  • 读音:Mǎ【综】 源出不详。或即玛氏(91)。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gū轱,车也,或以业为氏。《山海经》有依轱之山,或其人以所居为姓。(见《姓氏考略》)

  • 茹蓮

    读音:Rúlián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万姓统谱》云: “茹莲回谏,洪武中长沙知府。”“回谏”,或引作“回谦”。一作“茹连”。

  • 拔悉蜜

    读音:Báxīmì【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部中第八姓为拔悉蜜氏,其部在乌德健、北庭。亦作〔阿布思〕(421)。

  • 柯陵峩

    读音:Kēlíng’é【综】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霍季格礼之妻为柯陵峩氏(260)。

  • 哈勒斌

    读音:Hàlèbīn【综】 清时满洲人姓。哈勒斌杜嘎尔,清满洲正蓝旗人,历任宁夏副都统、察哈尔副都统、乌里雅苏台办事大臣,乌鲁木齐将(72,254)。

  • 读音:qiān【源】 阡或为秦汉时氐王杨千万之后,千加邑为阡,见《姓氏寻源》(60,62)。【望】 临邛(17,60,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阡能,唐时邛州牙官,中和二年因公事违

  • 喇弟

    读音:Lǎdì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此乃对阿昌族之汉人所称, 与梁、 郎、曩、 等同姓。 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 读音:Fù【源】 舜迁国于负(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其后以国为氏(17,60)。【布】 江苏武进(314)、山东新泰(359)、陕西城固(383)、内蒙古乌审旗(369)、山西广灵(391)等地均有

  • 读音:gǔ鹄氏,望出东海。(见《通志·氏族略》)鹄,曲沃地,诗所云:从子子鹄。或有以地为氏者。(见《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