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耶律

耶律

读音:yē lǜ

【源】 ①出自契丹,自北魏以来,以名见中国,与库莫奚同类而异种,其居曰枭罗个没里,没里意为河。处于黄水之南,黄龙之北,得鲜卑之故地,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其后分为八部大人,至阿保机,用其妻述律之策,袭杀诸部大人,遂雄北边,僭称皇帝,自号天皇王(即辽国)。以其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里。世里,译为耶律,遂有耶律氏(7)。②韩氏、李氏有赐予耶律氏者(60,62)。【望】辽西(17,60,418)。【变】 ①一作〔世里〕(71)。②辽时耶律氏别为王氏(24)。【人】耶律乙辛,辽时五院部人,清宁间为北院枢密史,封赵王(61)。耶律楚材,辽太祖长子耶律倍之八世孙,金末时为开州同州。元太宗时官拜中书令(61)。


历史上契丹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汉姓曰王。其源不一: ①初为契丹部落名,辽立国后为国姓。《辽史·国语解》: “本纪首书太祖姓耶律氏。有谓始兴之地曰 ‘世里’。译者以 ‘世里’ 为‘耶律’。故国族皆以耶律为姓。”或曰: “唐咸通中,锡里氏有安巴坚者,母萧氏梦日坠怀而娠,及产,室有神光,异香。三月能行,眸而能言,知未然事。及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智勇殊众,累立战功。哈陶津汗命总知军国事,遗命立之,是为辽太祖。於是锡里与达呼哩,约尼号 ‘三耶律’,并为耶律氏。” 《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出自契丹。自后魏以来,以名见中国。与库莫奚同类而异种。其居曰枭罗简没里。没里者,河也,是谓黄水之南、黄龙之北,得鲜卑之故地。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其后分为八部大人。至阿保机,用其妻述律策,袭杀诸部大人,遂雄北边,潜称皇帝,自号天皇王。以其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居世里,译者谓之耶律,遂有耶律氏。”②或为汉姓所改,因赐姓而得:耶律隆运,本姓韩; 耶律俨,本姓李,并赐姓耶律氏。又,道宗时行营都部署李解禧、北院宣徽使刘霖、枢密副使王观、都承旨杨兴工,各赐姓耶律氏。

辽有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金代有耶律恕; 元代有耶律伯坚、耶律楚材。

猜你喜欢

  • 乌古孙

    读音:wū gǔ sūn其先女真乌古部,因以为氏。(见《元史·乌古孙泽传》)▲<金>乌古孙兀屯,上京路人,唐州刺史。<元>乌古孙泽,广西两江道宣慰副使。

  • 读音:Miào【综】源出不详。今汉、满、蒙(344)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景谷、通海,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哈尼族有此姓。《新编千家

  • 读音:Chǒu【源】 ①当以谥为氏(60,62)。②或为丑门氏所改(60,62)。【布】大陆有此姓(9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醜姓当以谥为氏”; ②“又

  • 呼色哩

    读音:Hūsèli【综】 清满洲正黄旗有此姓(259)。又,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海禄之妻为乌色理氏(260),〔乌色理〕似即呼色哩之异译。

  • 读音:jué【音】 又音Xuè(17,62)。【源】 矍相氏之后(60)。【望】 齐郡(17),齐安(418)。【布】 山西大宁有此姓。【人】 矍璋,唐时黄州刺史(2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

  • 读音:Chái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齐国有高柴,为孔子弟子,其孙子高举,以祖父名为姓氏。二是少数民族改姓。柴姓发源于春秋时齐国的高邑(今河南禹州)。西汉时柴姓在

  • 西特爾

    读音:Xītè’ěr【综】 清满洲正红旗、镶蓝旗中均有西特尔氏(259)。按:疑西特尔、西特里、西特和礼、西特瑚哩、西特赫等姓或出于同一姓。清时译姓无定字,或可衍化出以上多种译法,使后世难以辨认。

  • 读音:zhuān吴刺客专诸。(见《广韵》)又作��。

  • 依枯

    读音:Yīkū【源】 彝族姓(375)。

  • 阿爾丹

    读音:Āěrdān【综】 达斡尔族姓(哈拉名),汉姓有金、阿、安、德等,其下有德力根莫昆(189)。现行达斡尔族姓氏。《黑龙江志稿》收载,又作“阿勒丹”。后或改为单姓阿、安、金。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