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段干

段干


读音:Duàn gàn

段干姓源自地名。春秋时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任魏国大将,先后食邑于段、干两地,其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

段干姓历史人物有段干木,战国时晋人,著名隐士。曾求学于子夏,因魏成子推荐,受到魏文侯礼敬。魏文侯欲以段干木为相,他坚辞不受,后隐居不出。

段干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六位。


【源】 系自李姓,皋陶之裔。战国时老子之子宗为魏将,初封于段(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后封于干,合二邑名而为氏(7,11,17,60)。【望】 魏郡(17,418)。【变】 后改为段氏(26,91)。【人】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11,21)。


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注云:“段干木之后也,西河人。”《姓氏考略》所注尤详:“《史记》:‘老子之子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后为姓。’(按:老子之子封於段,又封於干,因以为姓。)《风俗通》注云:‘姓段,名干木’。《吕览》亦云:‘干木光於德’。《唐书·世系表》又云:‘封段,名干木大夫’。俱误。”(按:段干木之后分氏有五:或为“段干”复姓,或为段氏,或为干氏,此三者皆以邑为氏;又,或为木氏,亦为沐氏,此二者则以名为氏。)

战国时齐有段干明、段干纶;韩有段干越人。

猜你喜欢

  • 棠谿

    读音:Tángxī【源】 系自姬姓,其先周大夫食邑于棠谿(故城在今河南西平西北百里),谓之棠谿公,后地入于楚。故吴王之弟夫概王奔楚,为棠谿氏,其后字讹为唐谿(6,7,12,17)。【变】 亦作〔堂谿〕

  • 读音:tà【源】 突厥部有蹋氏,或系鲜卑蹋顿(即辽西乌桓酋)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姓氏寻源》注其源: ①“突厥部有蹋氏。”②“亦或鲜卑蹋顿之

  • 读音:tóng【源】 ①童国之后(17)。东汉时有侯国僮,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童国或即僮国。或童氏从人以别其族(12,15,60)。②满族姓。【望】 丹阳(17,60,418)。【布】 安徽淮南(3

  • 季隨

    读音:Jìsuí【源】 周时八士之一季随之后,以名为氏(4,6,9,12,17)。【人】 季随逢,春秋时宋人(6,17,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周八

  • 允戎

    读音:Yìnróng【源】 西羌部族有允戎氏,系允格之裔,见《姓考》(17,62)。以族名为氏,参见允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考》注云: “西羌姓。以部族为姓氏。‘允格之裔,西羌

  • 布庫特

    读音:Bùkùtè【综】 清蒙古镶黄旗有布库特氏(259)。

  • 未央

    读音:Wèiyāng【源】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中华姓府》(63)。《姓氏词典》引 《乙巳占》收载,未道其详。按: “未央”,汉人,知天文。当姓未,名央。《奇姓通》、《续

  • 大憯

    读音:Dàhè【源】 唐时契丹国之君长姓大贺氏。至阿保机灭之,大贺氏乃绝(7,9,17,60)。

  • 阿培

    读音:Āpé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太山

    读音:tài shān【源】 相传黄帝相太山稽之后有太山氏(11,17,60)。【变】 亦作〔大山〕(7,1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列子·注》云: “黄帝相有太山稽,后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