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ōng

松姓起源比较有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到泰山祭祀,在立石、封祠祀后下山途中,突遇大雨,而山上无处躲雨,于是秦始皇就立于松下躲雨。不久风息雨停,秦始皇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当场赏封该树为“五大夫”。此后当地就有人以“五大夫”———“”为姓氏。

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一十六位。


【源】 ①相传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为五大夫,后人因以为氏(15,17,60)。亦见《姓苑》(6,12)。②清时云南丽江府中甸厅土千总、石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均为松氏,系藏族(253)。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望】东莞(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松赟,隋时北海人,为石门府队正(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马关,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长治,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 《元和姓纂》 云:“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为五大夫,后人因氏焉。望出东莞。” 《中文大字典》 引 《尚友录》 亦云: “秦封松为大夫,因氏。”

隋代有松赞; 唐代有松寿; 明代有松晃,长芦运司经历。

猜你喜欢

  • 皇子

    读音:Huángzǐ【源】 周宣王之后有皇子氏,见《神仙传》(60,62)。【人】 皇子告敖,春秋时齐士,见《庄子》(6,7,21,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 白石

    读音:Báishí【综】 《神仙传》有白石生,中黄大夫之弟子,常煮白石为粮(6,7,12)。张澍按:白石非复姓(26)。今姑录此以备考。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以事为氏”

  • 读音:Jiāo【源】 广东有蕉岭县,或以地名为氏。又,或以芭蕉为氏,如楀氏之类(62)。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布】 广东泰宁(295)、台湾(68、261)、山西永和等地

  • 察哈扎剌兒

    读音:Cháhǎzhāláér《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搠阿,姓此氏。”

  • 異其斤

    读音:Yìqíjīn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異奇斤”云: “ 《姓纂》 ‘高车十二姓有異奇斤氏。’ 《路史》 作 ‘異其斤’,谓为炎帝参卢后。”

  • 读音:Quàn【源】 ①见《姓苑》(7,9,14)、《广韵》(11)。②唐时南诏国王(劝龙晟)之姓(14,15,21,62)。【望】 汲郡(17,418)。【布】 北京(91)、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 公保

    读音:Gōngbǎo《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甘肃省革命烈士英名录》 云: “今甘肃夏和县有此姓。”乃现行姓氏。未详其源。

  • 读音:Hè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庆氏。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名讳,

  • 勒忒

    读音:Lètè【综】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 勒忒氏(259)。清镶蓝旗蒙古护军和楞额之妻亦为勒忒氏(260)。

  • 那侯

    读音:Nāhóu《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他。